坏他的生活水平,他就选择做好丈夫不孝子,一切都是为了“小家”。

楚韵一开始很不理解,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变得冷酷无情。

楚老太太说:“因为他楚东陵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其实楚东陵一年只给点“吃肉银”的补贴,楚老太太是可以告官告楚大忤逆不赡养老人的,楚东陵一定会吃官司。

只是吃官司之后呢?

外人一定会说,这家出了个不孝子,这家的姑娘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出嫁是不用想了,说不定最后会被宗族送到寺庙里关一辈子。只要对外说一句是她自愿去给老太太祈福,楚家姑娘的名声立刻就能回来。

不会有人反对这个。

老太太想得很清楚,也再三跟楚韵说就算自己以后走了,她也不能对在说哥哥一句不好,这会玉石俱焚,还告诉她:“以后我走了,你还是要回京,他不会卖你,也不会管你。你去了别跟他谈感情,没用,他理解不了,你得跟他做生意,稳稳压住他一头,他就什么都理解了。”

老太太拿一回孙子送来的“吃肉银”,就在外说一回他的好。

楚东陵老家的名声保持得一直不错,也就是不妨她们能靠着种地在乡下攒出两箱衣裳,这回才栽这么大个跟头。

原本他们估计,楚姑娘在乡下过个七八年苦日子,到了婚龄再把她接过来吃两顿好饭,让柯氏收拾两件不要的旧衣。还有什么好说的?想也知道这乡下土妞会感激涕零到不会提半个字的嫁妆。

这些都是楚韵猜的。

等杜家收下她拿出来的嫁妆时,楚东陵也没有生气,而是迅速调转口风,拿了二两银子给她添妆。

楚韵更深刻地理解了老太太的话,楚东陵一切的行为都是因为感情对他是不值钱的。

这样的人,楚韵不喜欢,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总是比有坚守的人更容易成功,更容易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