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他也成了“叔叔”。

大哥成年后,陆家的规矩多了起来,以前饭桌开饭,老爹要夹第一筷子,现在大哥夹第二筷子,之后弟弟们才能再夹。

家里的布料、零食,都是大哥占七,剩下几兄弟一起平分三。

大哥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常常背着人把东西拿出来跟兄弟们一起分,几个弟弟都很感谢他。

日子一久大哥就习惯了独享七成的日子,整日对他们呼来喝去当仆人一样使唤。

老爹说这个是有规矩,规矩排在父子、兄弟之前:“我听旗人说,老主子家里都是这么干的,嫡长子吃穿用度都要最好,才是尊卑有序,长幼有序,才是家风清正。咱们家里跟着学起来,保不齐之后真能混到汉军旗堂堂正正地对着皇城磕头,叫一声‘老主子’呢?”

陆五不喜欢什么老主子,他觉得老主子没吃过有兄弟的苦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知道看着大哥喝陈皮、肉桂做的酸梅汤,自己翻着土喝豆汁儿解暑热的滋味吗?”

陆五这么跟几个哥哥们说。

哥哥们都吓坏了,说这个是天经地义,大儿子本来就该分这么多。

陆五初时也信,等到逢年过节看到“叔叔”们衣衫褴褛,老黄牛般登门,他大惊失色。

这就是服气的下场!

大家都是人,都是一个母亲生出来的孩子,为什么所有的好事都是大哥占走,而年纪小的就要吃亏呢?

陆五的幼年时代,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