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2)

小七想抱起一只都很吃力了,最大的那只霍香梅去王李氏家称了下,已经七斤多了。

王李氏非常惊讶,许三郎家的雉子居然喂得那么大,自家的比他家的早二十天左右,最重的只有五斤多,“香梅,你家怎么养的,天天吃麦子吗?怎么这么大,毛色真好。”,王李氏摸摸大公雉子的背部羽毛,羡慕极了。

“哪有那么多麦子给他们吃,自家的剩饭也是少有的事。就是舂米剩下的糠,我们家人是不吃的,还有些很碎的米粒。把碎米粒和糠还有家里养的地龙剁碎一起煮熟,再给小雉子吃,那地龙得煮熟的,否则吃了会生病。有时候家里的烂菜叶子之类的都扔给他们吃。”

霍香梅不介意告诉王李氏这些,就算传出去也没甚么。以前不说是怕他们不相信而已。现在看到自家的成果了,估计都会相信了。

这时候的小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太苦了,养雉子又不舍得粮食,养小豚更加是要考虑很久才会买,家中的粮食自家人都不够吃,甚至有时候还把米糠也一起煮了做口粮。

霍香梅刚刚来的时候,现在大嫂家就看到过,米糠和粟米混着野菜一起煮。二武可是说了,每次吃,喉咙都不舒服。

“其实,那小豚也不用甚么粮食的,我家初春的时候种了不少稗子,那稗子可以煮熟喂猪,不煮可以直接用来喂羊喂牛。如果家里有足够人手,还可以多养。我家今年的稗子就收了回来,明年的都够用了。”

“唯唯,那真是太好了。明年我家也可以多养些牲畜,自家吃也好,让老王拉出去卖都好。就是这地龙是怎么养的。”

“这一时半会的也说不清,你改天让你家山子上我家,找大娃小二他们。这地龙是他们捉的,平时也是他们养。”

“唯唯,你家几个娃教的好,我得多让山子河子去你家学学,到时候你别嫌弃他们烦。”王李氏半试探的笑着说。

“怎么会,他们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家孩子还能多个伴,就这么说定了。”

“唯唯。”

不用第二天,就是当天就不少人提着鸡子,拿着把菜上门了,问霍香梅是否是地龙很能养鸡,那稗子喂猪喂羊喂牛都行。

霍香梅倒是耐心的一一给他们解释清楚,把家里的雉子捉给他们看,特别的那只公雉子更加是典范,还说自家的十只母雉子都开始生蛋了,一天至少也有七八只。

说完,再让几个娃带他们去看自家养的三只肥羊,还有两头大彘,屋子后的养地龙的那只坑也没有放过。

众人才一一心满意足的走了。

接下来几天,霍香梅的时间都是忙这事了。就连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都在自己孩子搀扶下过来看看,他们说自己农活干不了了,养个地龙,喂些雉子,给孩子添只鸡子还是可以的。

几个娃被霍香梅教育过,遇见人要问好,看见阿叔阿婶阿爷阿婆的过来,得端水。他们都做得不错。

……

霍香梅把刷选好的小麦拿到白水芹家磨成粉,加凉水搓成一团,用干净的麻布包好放进一个瓦罐里密封起来。放在炕尾,那里晚上烧炕,温度高。

等过三五天,把瓦罐上盖的麻布拿开,拿去晒干,就是酒曲了。到底成不成,现在也不知道。先装进瓦罐再说。

“这样就行了?那麦芽呢?”许三郎不知甚么时候走过来说。

“唯唯。做酒用的麦芽不急,等麦曲晒干了,再浸泡就行。倒是给孩子做的麦芽糖可以先做了,我泡上几斤麦子,让它们发芽,大概要两三天。不过家里没有糯米,你得上蔺县买些回来。”

“唯唯。这木棉倒是撕开了,你打算怎么做?”

“已经撕完了?挺快的。”霍香梅惊喜的说。

“阿娘,我们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