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我是汉子,我是汉子,我是汉子。许三郎深呼一口气,想想霍香梅早上塞给自己的十个铜子,最后还是一把塞给霍香梅,扭过头不看。

霍香梅不知道现在的物价,但想到今晚吃的那块豆腐才两个铜板,那手里这些突然就发烫了,有种一夜从乞丐变平民的感觉。把大木箱里自己的银角子拿出来放到一起,赶紧塞回原来的那个坑,再用大木箱压好。

梦中,霍香梅看见无数的铜板银子戒指像撒盐一样在自己身边落下。

……

吃过早食,霍香梅让许三郎在菜地旁边挖个坑养地龙。许三郎想这个婆娘一出是一出的。真是令人厌恶的刘秀才。

可看着她和娃亮晶晶的眼神,许三郎还是认命了。

坑一米多宽,底面铺上起屋子剩下的碎砖头,四周霍老爹用小竹条简单的兼职了一个没有底没有盖的筐,再扔些烂泥,大娃他们捉的地龙就在这里安家了。

现在只缺雉子。

弄完这些,许三郎干脆在霍老爹房子旁边弄了个葡萄架子,差不多两米宽两米高的,夏季肯定很美,还承诺下午育好种子后,去大山那边挖一棵桃树苗和杏树苗回来家种。

搞得孩子们一个上午就在想着桃子的汁杏子的肉。

这时的种子多数是用浸泡法发种。用麻布包着种子,放进装着水的瓦罐,每天添加一次水,两天之后,就发芽了。再之后把发了芽的种子撒进地里,就完成了初次耕种。

霍香梅看着许三郎把小麦、黍米、粟的种子浸泡好后,能肯定的是和她所知道的水稻种植不大一样。

前面的育种都是一样,就是后面,小麦是直接撒种子,不是很熟手的老农,肯定种不好,有薄有厚,有些地方估计还会疏漏。

霍香梅提了自己知道的种法,等种子发芽后,用准备种菜的一亩地种植,在种子上铺上草木灰,每天浇一次水,让种子先长起来,大约半尺高的时候□□再插秧。这样费的功夫多,但是减少种子的浪费还有不用善农事的农人就能完成耕种,就连大娃都可以帮忙。

霍老爹种了一辈子的地,也没见过这样的种法的,但看着女人很肯定认真的模样,只好保持沉默。

许三郎有点怕这样会错过春耕的时期,如果有宗伯在,肯定是行不通的,但现在又没有宗伯,自家婆娘这几天的作为,看起来也不是没有成算的一般农妇子。

于是也同意了,把霍香梅要的稻种也浸泡上。

今天的午食有点晚,已经到日昳中。

食完后,许三郎扛着锄头就上山了,还带着他以前吃饭的工具一张角弓还有十几枝竹箭。

霍香梅则是把家中晒脱水的野菜,分别放进瓦罐。这十只瓦罐还是昨天霍老爹去村里一个陶匠那买的,也是逃亡过来的,一家八口现在只剩下他和一个孙子。新朝政令下来后,他收留了两个半大小子和一个娘子组成新的家庭。这两个半大小子和娘子虽然说在吃粮的年纪,但都能帮着干活了。

霍香梅看着半罐子盐这几天有用了点,可现在要做腌菜得有盐啊。只能掂量着,本该一层菜一层盐的,现在只能几层菜一层盐了。还自我安慰这样咸菜还不会盐分过高呢。

忙活下来加上那些笋子,十只瓦罐塞得满满的,这样的天气七八天后就能吃了。

霍香梅满意的用好些麦吉铺在罐口,再在上面压上一块大石头。如果有木板就更好了,可惜没有。

……

霍香梅煮好夕食,粟米粥,烤好鱼仔和凉拌好许王大荷送的灰灰菜,许三郎还没有回来。

今天的鱼仔是霍老爹拿他编好的鱼篓子捉的,比霍香梅拿着小箩筐专业多了。捉到的鱼仔虾仔不止多了很多,而且有的有成人手巴掌大了。

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