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 / 3)

霍老爹也真的很困了,说:“行,三郎睡了?你们也早点。”。

……

霍香梅给几个孩子抽背,发现他们今天正式的把急就篇给学完了。老师估计明天得开始讲劝学篇了,还好霍香梅之前就想到了,所以劝学篇的她先把前面的一部分给一个一个字的认出来了。

这会教给孩子也不会说看不懂,霍香梅道,“之前急就篇的你们已经学完,但是不能说学完了就行了,还得不停的复习。等过年前放假,夫子很可能会抽背前面教的。”。

几个娃都听话的点点头。

孩子们学了一小段的劝学篇,霍香梅就带着他们去煮饭的那间屋子擦擦脸洗洗脚,赶他们回屋子睡觉去了。

等霍香梅回到自己的屋子,看见许三郎已经睡着了,发出的呼噜声在整间屋子回荡着。头伸到炕边,没干的头发垂到炕外边。

刚刚一边检查孩子功课,还一边脑子里脑补香艳场面的霍香梅,这会倒是有点羞愧了。

90.锁头雕竹香梅卖酒

“这倒是可以的,我拿竹筒装十几只,到时候让他们自己分就是了。只是拿竹筒显得太简单了。”,许三郎倒是觉得自家的酒是很好的,就是装酒的东西上不了台面,“用卣之类的,成本又太高了。”。卣这类东西,自家都不舍得用。

霍香梅觉得这不难,“那还不简单,我等会画些简单的图案去找锁头个刻上去。麻绳也让他帮忙染成红色,他会染。我上次在锁头家,看到他做的那些小儿器具,简直就是艺术品。实在是太好看了,我都忍不住给大娃他们买了好些。你看储物架子上面的那只鸠车,就是我从锁头家向七婆买来的。我还托他帮我做一根水杆子,能用来浇菜的。”。

霍香梅没有想到许三郎居然能想到包装的事,一说,她就想起了许锁头。那可是真真正正的民间巧匠。

许三郎不爱看见自家婆娘说起别的汉子时,一脸的发光的模样,尤其是那个人居然还是人人都认为的傻子许锁头。她那无限感叹欣赏的表情,真刺眼,但许三郎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好主意,锁头做的小儿器具的确很不错,“这样吧,你现在就画出来,我等会去找锁头。他也是昨天从蔺县回来,今天应该都是在家休息的。”。

“行,我现在就画,笔墨在大娃他们的屋子。,”霍香梅的兴致一下子被吊了起来,说做就做。

也不是多复杂的事,霍香梅就是画了五瓣花瓣的小花,一些小草,几节竹子。“这样就可以了,分开刻,不要全刻在一起。竹筒是黄绿色的,那绑住竹筒的麻绳就染成红色的就行了。”。

许三郎在旁边看着她画,也的确不是甚么难事,不过如果加在竹筒上,倒是好看很多。“行,我现在就拿过去。”。

……

当天晚上许锁头就把刻好的二十只竹筒拿了过来,霍香梅一个个的翻看,觉得真的很特别,“锁头,你的活做得真不赖。”。

之前霍香梅第一次见到许锁头的第一个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那浑身散发的荷尔蒙,让人脸红心跳的。尽管后来,许锁头开口,让人觉得一下子从真汉子变成真小孩,很失望。但是这不妨碍霍香梅对于一个民间艺匠的膜拜。

许锁头一听居然有除了自家阿娘和妇子以外的人夸自己,还是认识的阿兄家的妇子,腼腆的咧着嘴巴笑了。

“大郎你把工钱给锁头了吗?”,霍香梅问站在一旁的许三郎。

“给了。”,许三郎拿过霍香梅手中的竹筒让锁头帮忙一起下地窖装酒。多一个碍眼的人帮忙,还是不错的。别以为他没看见自家妇子看到锁头那双眼发光的样子。

如果霍香梅知道许三郎如此作想,肯定会义正言辞的说,这只是对美的欣赏。可许三郎会不会认为,一个女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