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娘看着俏丽的背影越走越远,喃喃自语,“散心好,散心好,好好散散心。”

就在这时。

“大娘!”

陆丽丽也出来了,一边锁门一边打招呼。

“你看什么这么出神?”

“没看什么。”

李大娘迈着小脚回家,嘴里还嘟囔着,“什么时候就穿裙子?屎壳郎擦烟粉,臭美。”

她不喜欢陆建良后老婆带来的孩子,一看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

陆锦瑟去马路对面的公交站等环路公交车。

她去供销社瞧一眼。

陆锦瑟也知道希望不大,供销社售货员工作比刚出锅的肉包子还抢手,早就被人惦记上,抢没了。

但她想撞撞运气,报纸上写了招工信息,但很笼统。

**

陆丽丽打扮的花枝招展,回头率百分之百,一路摇曳生姿的坐上262公交车,又倒环路,不辞辛苦的去许家。

……

七零年代,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住在平房。

陆家住的是四合院。

许家住的虽然也是平房,但平房也有平房的不同。

许家独门独院,虽然也有左邻右舍,但相距一米开外。

顾秀兰骨子里面有小资情调,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比较先进。

她竟然张罗着在院子里埋了个下水管道,弄了个卫浴一体。

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篱笆墙木门小院,也被顾秀兰整理的井井有条,种满了当季的蔬菜瓜果。

当然。

今年初春季节。

三分小院里只有两排绿色的冬天发芽葱还在顽强生长。

还有搭在门口的葡萄藤在徐徐春风吹送下也长出嫩芽,焕发着勃勃生机,点缀着嫩黄的春意。

……

陆丽丽第一次来许家串门,走路比较谨慎,手里拎着刚才在市场买的新鲜水果。

循着路牌。

世纪大街玉兰路36号?

就是这里了。

她站在篱笆墙外往里一看。

哎呀。

许家的环境真不错,红砖绿瓦大平房,宽敞明亮。

屋前还有小院子。

干净整洁。

这要是天气炎热的夏天,一家人在院子里支一张桌子弄点烧烤、啤酒什么的,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吃吃喝喝,消暑乘凉的多好。

神仙一般的日子。

姐姐真没福气。

陆丽丽抬手刚要叩门,就听见屋里窗户传出来一个青涩、稚嫩的童音 。

“妈妈,爷爷是不是因为坏阿姨走了,才要撵我们搬家的?”

嗯?

妈妈?

说话的这个孩子就是遗孀黄玉双儿子袁晓岳吗?

坏阿姨?

故意撵人?

搬家?

信息量挺大的。

陆丽丽敲门的手停在半空,想听听还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