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3 / 3)

十八文,不加鸡蛋的就是十四文又四个铜子,这一笔就是一百八十二文;七百串带羊油的羊肉串大概应该是五百二十五文,八百串不带羊油的是四百文,这一笔就是九百二十五文;大饼卖出了八十个,韭菜盒子卖出了九十六个,这一笔应该是二百八十文,还有小菜,昨天大多是送的,卖的可能有五六份,这就忽略不计了。我算一算啊,咱们的收入应该是在一千三百八十七文左右,刨除掉本钱,娘,咱们昨天的净收入也该超过五百文了!”

倩姐说的非常兴奋,一天五百文,一个月就是十五两,换算到现代差不多就是一万五,放在一线城市里也完全说的过去了,而且这可不是房价疯狂,物价魔鬼的一万五,这是房价还正常的一万五!

倩姐过去带团,经常和游客天南地北的海聊,说现在房价疯魔,其实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比如唐朝的白居易就在长安买不起房,他存了十年的工资,最后还是只能把家安到渭南;宋朝一宰相因为为官清廉,没有置私宅,退休后竟然只能借住在南京车院,还有那苏辙七十的时候用了一生的积蓄盖房子……

因为知道这些典故,所以她本来以为这古代的房价也很高,谁知道等问了柳氏她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就以他们的这个院子为例,不算厕所的话一共有九个屋子,中间的院子有一百二三十平方,当初他们买下来一共用了一百八十五两银子,虽说他们这地点不是很好吧,但无论是采光还是布局都很不错了,如果他们想,临街的那两个房间还能用来开铺子最近倩姐已经在想这个,但他们这是居民区,要做生意的话,也只能卖吃食。当然他们现在也在做吃食的生意,但倩姐不知道如果把羊肉串挪到这里是否合适,要知道这和现代不一样,哪怕是在小城市呢,一道街也可能有几个小区,里面能塞下几十万人,这里的一道街能有几千人就很了不起了。

她把这事和柳氏说过,柳氏道:“当初是想过把那两间房子租出去的,但后来怕麻烦,再加上咱们家人少,万一有个什么事,安全就是个问题。”

“那如果租的话能租多少呢?”

“我看你是钻到钱眼子里了,咱们这街道,租出去也不过是三四百文。”

倩姐大失所望,三四百文,的确很鸡肋呀。不过空有两间门面房而什么都不做,她好不甘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