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
殷屿看着画面,问方博:“这波下潜作业有多少人?”
“包括孟局在内有三名关山人,三名专业打捞人员。”方博回答道。
专业打捞人员也是常年与关山建立了合作信任关系的知情人员。
殷屿点头应了声,他看了眼屏幕右下方显示的实时海底深度与温度,现在已经下潜到海底两百三十五米了。
这里的自然光线极弱,哪怕是蓝色的可见光能在海洋里传播得最远,也只能到此却步。
没有光,意味着几乎没有植物能在光合作用下转化能量,海床是一片光秃秃的裸露的沙泥。
这一片区域很安静,水质略微有些浑浊,但并不妨碍视线。
当孟霄几人完全游近沉船,海底深度已经达到了近三百米,他们很安静,保持着最低的氧气消耗水平,在偌大的观察厅里,只能听见六人彼此的呼吸声。
“我们现在进入船体。”孟霄开口。
他们从破碎的船窗游入,最先进入的是飞桥内部船舱。
飞桥内部船舱是用来休息的地方,在强有力的穿透灯光光束下,能够看见舱内部分还没有被完全腐蚀破坏的痕迹。
碎裂的餐盘上、倾倒的橱柜上,哪哪儿都爬满了藤壶。
孟霄一行人慢慢穿过倾斜的内舱,往廊内游去。
廊内两侧挂着船员们的照片,大部分都沉入了倾斜的船底,只有一小部分相框还钉在廊内的侧壁上,当然,现在已经是孟霄一行人的头顶了。
孟霄的手电筒光束缓缓照过长廊,就见孟霄忽然身形一顿,孟霄的视野画面在一张照片上短暂停留了一秒。
殷屿呼吸微微粗重了一点,那张照片是他的父母。
“这艘船出发前登记的船上人数包括船员在内,一共有27人,除了殷队你的母亲之外,其余人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尸体。”方博的声音从一旁传过来,“我们预计绝大多数遇难者的尸体仍旧在这艘船舱内部,很可能在事发时,他们就被卷入了船舱底部,被困在其中没能离开沉船。”
殷屿回过神,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点头表示清楚。
他看了看屏幕上显示的下潜情况,一切都还算稳定,他对方博道:“下一批下潜作业人员什么时候出发?”
方博看了看时间,然后说道:“十五分钟后。快艇要一个半小时才能抵达接应的打捞母舰那儿,孟局他们预计再潜三十分钟就该上来了。”
“好,我和贺连洲去准备一下,一起出发。”殷屿应声。
“明白。”方博点头应下。
方博不和殷屿他们一起出发去打捞母舰那儿。
他需要留在军-事港的观察厅作为总调度指挥官,负责实时了解新进展、把控全局天气变化及海洋变化,做出即时的针对行动变动。
等殷屿和贺连洲坐上前往打捞母舰的快艇,天已经完全漆黑一片了,海上的天就像是黑压压的幕布,连月亮都被云层遮盖,几乎透不出光线来。
快艇上一共七个人。
原本包括殷屿在内正常编队是六人打捞小队,就和孟霄先前下去的一批一样,但是奈何殷屿这边有个小意外情况,贺连洲是必须携带的,所以打捞小队只能扩编到七人。
七人坐在快艇的船舱里,三个专业打捞队的看看硬是跟上来的贺连洲,互相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冷不丁开口发问:“你之前下潜的时数是多久?”
贺连洲抬眼懒懒地看过去,微微一笑:“不会是在向我下马威吧?现在不兴这方式了。”
“我们总得了解和我们一起下潜的同伴。”专业打捞队员开口,打量着贺连洲,“水下作业很危险,我们不想因为一个不该出现的失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