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为这场悲剧划分责任,那么周廷之一定算得上罪魁祸首。
两个人一同进山里,一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白骨不知埋在哪一片黄土下,另一个呢,却像撞了什么大运,白手起家,扶摇直上,短短数年便做出一番令人惊叹的事业。
在旁观者看来,但凡他周廷之有点良心,就应该对陶欣感到愧疚,就应该对陶欣的父母感到愧疚。
所以陶书华得知是周廷之一手操办了陶父的葬礼,并不感到意外,在被陈平激怒后仅存那一丝理智也让他首先想到了周廷之。
陶书华以为,出于愧疚,周廷之一定会给予陶欣帮助。
他没想到十八年过去,周廷之和陶欣还能走到一起。
作为一个男人,他自然佩服周廷之十八年的痴心不改,倘若作为一个看客,他也乐意见到周廷之和陶欣再续前缘,成就一段佳话。
可作为陶欣的大哥,眼看陶欣有意和三十八岁的周廷之结婚,给仅仅比她小两岁的周念做后妈,陶书华很难不后悔,甚至有一种送羊入虎口的懊恼。
现在说这些,已经有点晚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陶欣和周廷之感情很好,并对周廷之十二分的维护,陶书华不过多说了一两岁周廷之的年纪,陶欣就马上找出照片来替周廷之证明。
大嫂拍一拍陶书华的肩膀,笑着说道:“好了,时间不早了,先去买菜,把衣服穿好。”
要出门了,陶欣才想起来自己没有穿大衣,现在外边温度逼近零下,风又那么厉害,她这身略显单薄的套裙显然不适宜步行。
正犹豫要不要和大嫂借一件外套,忽然福至心灵一般,陶欣想到周廷之平日的习惯,她走到客厅的窗边,往下看了一眼,周廷之的车还停在那里,车里没有人。
“欣欣,你的衣服呢?”大嫂问。
“等一下。”陶欣小跑到门口,推开门向外一看,门口的泡菜坛子旁正是周廷之的车钥匙。
他把车留下了。
陶欣一边脱掉鞋套一边跑下楼,拉开后排的车门,里面果然有一件白色的长款羽绒服。
这一瞬间,陶欣心里泛着很浓烈的甜,她忍不住笑,拿出手机拍下来,发给周廷之。
【陶欣:[图片]】
【陶欣:谢谢你哦,总替我想这么多[亲亲]】
心意被正面接受,并得到正面反馈,对周廷之而言也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
【周廷之:[抱抱]】
【周廷之:祝你一切顺利】
知道她和大哥大嫂在一起,周廷之没多说什么。
陶欣也没再回复了。收起手机,穿好衣服,正巧大哥大嫂下楼来,陶欣问:“超市离得远吗?要不要开车去?”
大嫂说:“不远,从门口出去过马路就是了。”
陶书华夫妻俩都是附近学校的职工,在这生活了二十多年,几乎每天都买菜烧饭,市场那些买菜的商贩没有不认识他们俩的,每经过一个摊位都有人问:“陶教授,徐老师,来点什么?”也有人问:“陶教授,这小姑娘是你新收的学生呀?”
陶书华回答:“我堂妹,刚从国外回来的。”
听他这么说,每个人脸上都或多或少的流露出几分惊讶,像是打死没想到陶书华还有亲戚。
惊讶过后,总是要客气几句:“哎呦,好漂亮啊,跟你还有点像呢,个子也蛮高的。”
陶书华和陶欣长得其实不太像,陶欣完全像她妈妈,眉眼舒展,鼻梁高挺,不笑的时候有种清丽脱俗的气质,笑起来又大气明艳。
而陶书华像陶父多一些。
因为他像陶父,令母亲一看他的脸就心生反感,明明他这么像陶父,却得不到陶父的一点偏爱,所以很长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