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3)

高氏脸上也带了笑意,用针在头发上划了划,道:“听你三哥说,清明一过,他们就要去县学报名了。然后就住在那里,等考过了才回。不过,我已经和你大姐说了,让你三哥考完之后先别回,等到出了榜再回来。”

“我三哥肯定能考中的,娘,要三哥考中,是不是我就是秀才的妹子了?”王秋月美美地想着,若是三哥是秀才,那她的身份就涨了一级,到时候就算是说亲,也是会说大户人家的。

“听你三哥说,要考三回呢,三回都考上了,才是秀才。”高氏没有王秋月那么乐观,她现在也挺发愁的,儿子都十八岁的,这还不让说亲,她还想着抱孙子呢。

“要考那么多回呀。”王秋月一下子就不淡定了。

今年可是王文斌第一次参考,三场能都过吗?

“娘,我三哥的先生咋说的?行吗?”

她三哥考不考得上她不在乎,王秋月在乎的是。若是没有她三哥的秀才身份,她的亲事就要下一等次,那才是大事。

“就是你三哥的先生说让他今年下场的,要不然的话,去年不就下场了。”高氏虽然心里满足,可嘴上却不说得太满,说得太满。到时候老三考不上,她可又要受吴氏的气了。

“那我三哥肯定能考上的。”王秋月这回乐了,琢磨着等到王文斌考上之后,她要什么样的衣料,做什么样的春袄才是最好看的。

第70章 王文斌赴考筹钱

眼看着清明就到了,老王家除了要清明祭祖外,还要打点着老三上县城里考试的事。

这一考就要好几个月才能回来。当然,回来的越晚,考中的机会就越大。

先要经过县考,上了榜才能再进府学考,上了榜再考院试。全都过了,才是秀才。所以,说时间越长,考中的机会就越大。

王文斌对自己考试的把握还是挺大的,而且,镇上的先生可是举人出身,很中看中王文斌的成绩,所以,这次老王家几乎是倾全家之力要让王文斌考上。

进县城考试,就要住下来。

为了清静,王文斌和老爷子商量了一下,准备在县城租间小院子住下来,一边复习一边考试。身边只要带一个人跟着做饭烧菜即可。不想去姐姐家,麻烦不说,姐姐家里还有老人孩子一大堆的,到时候他被吵得头昏脑涨的,肯定不会考好。

老爷子点头答应了,高氏更是一切以三儿子的要求为主。

这个答应下来,银钱方面肯定是要凑一凑的。

高氏的家底不薄,要是拿出个百十来两银子也不是难事。可她就看不了老大家的德行,嘴上说着没钱,可是买房买地的钱呢?就那么好借啊,真当她一个老婆子好糊弄是吧?

村子里和王兴文好的,与方氏交往不错的人家都多多少少地借了一些给两个人,让高氏在村子里着实被人说了一段日子的嘴。

高氏心里把这个帐都记下了,这回要让老大一家还一些利钱。

于氏从老大家赚了多少钱,她心里门清。可是那些钱她只得一半儿,就有一两多银子,这还没算上三个孙子赚的,那老大家得赚多少钱啊。

每五天看着那些村子里来干活的男人和女人眉开眼笑地拿着钱回去的时候,高氏就觉得那就是老大一家子拿钝刀子在割她的心。疼得她翻来复去的睡不着,总想着那钱到底有多少。老大一家子是怎么的败家。

可老爷子在家里的地位让她不敢明面上找老大一家的麻烦,所以,现在三儿子要上县里考学去了,她一下子就找到了借口。

仲秋一家子刚刚尽快完地里肥的事,就被高氏叫到了上房里。

这回一家子一个都不少,都被叫了进来。

仲秋心里正想着在哪里育水稻苗儿的事呢,对高氏不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