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应了一声,和王春花打了个招呼,这才出了上房。
回到东厢房,招呼着几个孩子,拿了一只小筐这才出了家门。
母女几个来到镇上,镇上的商家已经全都开门做起生意来了。
每家铺面门前,都有人在买东西。
仲秋对镇上哪家首饰店有什么好东西,她是一概不知。随着方氏一直来到了正街的一家大铺面前。
仲秋抬头看看,一块大大的黑底流金的牌匾上面写着:金玉阁。
“靠,还真是大手笔啊,也不知道都有啥好东西。”仲秋抬脚随着方氏走了进来。
一进门,就看到一层有几个女人正围着柜台那儿挑首饰。小二看着几个人进来,也过来热情地招呼。
“客人,想看看什么首饰,小店帮您推荐推荐。”
方氏从容道:“想给十四岁的姑娘买一枚笄,不知道有啥好样子?”
“有,年前刚到的货,您这边请。”小二热情地把人都请到了一这的柜台前。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大托盘来,是用绒布铺的底,上面上银质的首饰。
仲秋好奇地踮着脚,趴着方氏的手看。可惜,个子太小,看不到。
“娘,我也想看。”仲秋扯着方氏的衣袖,她除了方氏的那三件不算太精致的首饰之外,还真没看过古代的首饰呢。
“请这边坐着看。”小二没有因为仲秋年纪小,穿得不太好就轻视。看来人家这店也是个老店,素质就是好。
小二把那托盘放到了一边的桌子上,桌子边上放着几个鼓凳。
方氏带着三个孩子坐下来,仔细地挑选着托盘里的笄。
托盘里除了笄还有步摇和钗子,不过都是银质的。看着虽然好看,可惜,已经经过了现代的那种高工艺熏染过的眼睛,自然也有些看不上这些。
首饰的做工不错,只是样子也太过老化和单调。而且,都是纯一色的银质,一点都没有变化。
现代的首饰虽然都是假的多,可是那花样是真的好看啊。和这个实打实的首饰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
“你们看,这个如何?”方氏挑了半天,也只挑了一枚玉兰花的花钗。
探春和半夏两个盯着盘子里首饰,眼里却透着喜欢。
仲秋却是看得有些摇头:“娘,这样子也太单调了,不太好看。”
小二一见,忙道:“小姑娘,这可是我们店里年前在京里进的新货呢。咱们镇上别家可是没有的。”
仲秋笑了,对这个小二没有嫌弃她们而热情招呼有些好感便道:“小哥哥,虽然这钗子是新进的,工艺也好,只是,这样子也太了单细了。若是在花芯里加上金丝做成的花蕊,只单这一下就把这枚钗子提高了不少的身份呢。”
“咦,小姑娘说的是呢。”小二倒没有因为仲秋年纪小而轻视她,看看方氏手里拿着的玉兰花钗,若是真的像仲秋说的那般,用细金丝拉出花蕊来,想想也是别致的多。
“还有没有别的?我们再看看。”仲秋看小二凝神看着方氏手里的那枚钗子,便问。
“有是有,若是照小姑娘你说的话,只怕没有姑娘相中的。”小二道。
仲秋看了一眼方氏,对小二道:“小哥哥,这枚钗子多少银子?”
小二本想着仲秋那么一说,这生意怕是没得做了,听仲秋这样问道笑着道:“这枚钗子重五钱七分,姑娘喜欢的话,只要出六钱七分银子即可。”
仲秋看了看方氏,道:“娘,买下这个吗?”
方氏想想自己兜里的钱,670文,也不算少。买回去,高氏那边也应该说得过去。
于是点了点头:“那就这枚吧。”
这些钱,她可是攒了大半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