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徐氏都派大儿子来送年礼,可是每年的回礼都比送的礼少。
徐氏心疼大闺女,自然也不会因为高氏的回礼少了就不再送了。
可于氏的娘家却正好和徐氏相反,头一年送年礼,高氏还是像徐氏的回礼一样的回、于家老大带回的礼让于氏的老娘大骂了一顿高氏扣门儿后,再就不会送年礼了。
高氏收不到礼,自然心里恨。于是,每年初五一过,就打发于氏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一住十天半个月的,就是让她们吃回来。
于氏她娘虽然也小气,可是对女儿和外孙子也能豁出去。哪次去都能吃饱,但就是年礼再也没有送过。
于氏看大妇娘家来人,王秋月叫她做饭。自然知道这饭肯定得有肉啊,能吃到好的。于氏干点活儿也是愿意的。
笑呵呵地跟着王秋月出来,嘴里还问:“秋月啊,大嫂的娘来了?都送啥好东西了?”
“你管那么多干啥,赶紧做你的饭去就是了。”王秋月不屑地瞪了一眼于氏。
于氏也不生气,快步走进东屋,挑了帘子,笑着冲着徐氏福了一福道:“哎呦,大娘,过年好啊。”
“过年好。”徐氏笑着道。
“听说您来了,我这忙不叠儿地过来给你请个安。”说着,又行了一个礼。
徐氏笑着道谢:“这老二媳妇还真是个和乐人儿(会说话),亲家母,你有福气呢。”
高氏强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来,应了徐氏一声,对于氏道:“去帮你妹妹做饭吧。”
“哎,我这就去。”于氏爽快地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外地走。
“亲家母,我也去巧娘屋子里做做,一会儿咱们老姐儿两个再唠。”徐氏看了一眼于氏的背影,站起身来道。
“好,这一年没见了,自然是有许多的话说的。”高氏也站起身来,把徐氏送出了东屋。
看着徐氏进了东厢房,这才回身指挥着于氏做菜。
方家老大来,她做两个菜意思一下就行,可是,方氏的娘来,她要是不拿出一桌好菜来,老爷子也不会让她的。这一点高氏还是有算计的。
不说徐氏回自己姑娘屋子和姑娘说话,单说仲秋和子汐。
仲秋拉着子汐出了东屋,悄悄地溜进了西耳房,那里是冷屋子,是高氏平时放冻肉和冻菜的地方。
一般的时候都是锁着的门的,今天王秋月把东西放进去就找于氏去了,门还没锁。
仲秋偷偷地钻了进去,看着里面属于她家的那筐礼物。心里恨恨的,不分家,她们家就算是姥娘给的东西也落着。
仲秋眼珠子转了转,一伸手,把两个大筐里的年礼都给摸进了空间里。这才跑了出来,兜里还有姥娘给的芝麻糖,喊着西厢房里的子泊道:“四哥,出来吃糖了。”
子泊正因为被大哥和无不可拉着不让出来而郁闷着呢,听到仲秋的喊声,一下子跳了出来:“啥?啥糖啊?”
“我姥娘给我们买的,可好吃了。”仲秋把手里的芝麻糖拿了邮三大块儿来给了子泊,又冲着屋子里喊,“大哥二哥,出来吃糖、”
子泊一边吃着糖一边嘴里不清楚地道:“真好吃,你姥娘真好。”一边笑嘻嘻地和子汐两个比手里的糖块大小。
子沧和子沣已经大了,懂点事。听到仲秋的喊声,还是出来了。
“给,我姥娘给我们买的,真好吃,不骗你们。”仲秋的眼睛溜着上房的灶间,她知道,王秋月就在灶间里看着于氏干活呢。
子沧和子沣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再懂事,也是才十岁的孩子,对吃的自然是感兴趣。
两个人看着仲秋伸过来的小手,上面放着六块芝麻糖。芝麻糖的香气已经钻进了鼻子里,引出了两个人的馋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