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滨看了一眼探春,又往东屋扫了一眼才低声道:“我来烧火吧。”说着就要蹲下。
探春推了一把王子滨,低声道:“你还不回屋去,在屋里多烧一把柴,小妹还病着,受不得冻的。”
王子滨想了一下,转身走出了上房。一路往大门口走去,从大门口左侧抱了一抱高粱杆子,进了东厢房。
东厢房里南屋冬天能进点子阳光,一家子冬天都要住到南屋里,北屋只有夏天才会住人。
因为冬天要烧火暖屋子,高氏说过了,每间屋子的烧柴都是有定数的。烧多了,肯定又要招了高氏来骂。
王子滨手脚飞快地往灶堂里添了把柴点着,又把高粱杆子折了几折,弄得短了,抱到了屋子里。往炕洞里放好,拿了火折子点着了火。
炕上的半夏看着王子滨这个时候烧炕,不禁脸上露出了笑意,低声道:“咱奶知道不?”
王子滨抿着嘴儿,不出声,只管把那杆子烧起来。再转身出了外屋,拿了几块烧柴,这烧柴却是干了的树杆,是秋忙之后家里的男人都劈好的,一段段的放到正房西侧的过道的小棚子里。
平时一般都是烧高粱杆子,要不就是玉米桔。这木柴一般的都是过年的时候,或者是大冬天的上房用。
王子滨也知道这回小妹病得不轻,受不得冻,可是依奶奶那个吝啬劲儿,根本就不会让他们家用木柴,就是高粱杆子用多了,他奶也是会骂的。
王子滨平时虽然只知道低头干活,可是却有个倔劲儿,心里打定了主意,那是谁说都不听。
这回借着抱柴到上房的功夫,偷偷地抱一小抱木柴进了自家。拿回来快速地填到了炕洞里。这木柴最是经烧的。一抱柴大概也就是十来根,但烧起来,能热到早上。
只是高氏一般不让两个儿子用,都是老爷子和老太太住的上房东间和三儿子住的东里间及小女儿住的西间能烧上木柴。
半夏看着王子滨不说话,只管烧火,便收了手里的活儿,跳到了地上。穿上鞋子,跟着往外屋去。
现在快到腊月了,虽然住的是南屋,可白天就只有早上烧那么一炕,屋子里还是冷得很。
现在借着小妹仲秋有病,正好可以多烧一些,炕上暖一点,也省得小妹的病严重了。
姐弟两个心有灵犀,快速地把木柴弄进了炕洞里,然后拨到了旁边,再添了一把高粱杆子,这才把炕洞门给封上了。
半夏笑眯眯地站在灶台前,往大锅里加水。一会儿水热了,大家晚上睡觉的时候,可是烫一烫脚呢,明天干活儿就不会那么冷了。
姐弟两个正在屋子里忙着,就听到上房传来了高氏的骂声。
第2章 逆来顺受
高氏刚忙完屋子里的活儿,看看外面的天儿,也该到做晚饭的时候了。可外面还没有什么动静,抬腿下地,一挑帘子,就看到外屋地就方氏和探春在那里忙着。而西间屋子的灶里还没有火星,这心头的火就冒了出来。
高氏喜欢骂人,尤其是她的儿媳妇和儿子们。至于孙子们还差些,孙女就比儿媳妇强一些。
看看西屋灶上的清冷,高氏的心头火起。再不生火,她小女儿秋月不是晚上睡觉要冻着了。摔了帘子出来,站在东间屋的门口,冲着忙碌着的方氏就骂开了:“懒死你们了,这天都多早晚了。才想起做饭?西屋的灶还不烧上,你是想冻死你妹妹是咋地?你安的是什么心啊?啊!”
探春好看秀气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抬眼看了一眼方氏,就看到方氏冲着她轻轻地摇了摇头。转头向着高氏笑着道:“娘,我这就生火。”
方氏叫过探春,让她往大锅里添水,自己忙着往西屋的灶间去了。
屋子里的柴都是高粱杆子,生起火来很容易。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