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1 / 3)

算算从王秋月嫁出去到现在,已经快两年的时间了,即没有听到关于王秋月怀孕生子的消息,也没有王秋月被休离的消息。

加上,王秋月自打成亲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弄得高氏是一天到晚的担心。偏偏老爷子像是铁了心似的,就是不肯让高氏去看望。

高氏倒是曾经让子泊叫过王兴文去,让他去县城里打听一下王秋月的消息。王兴文也去办了,可是,到了县城,王兴文也不好去县丞家里,只是在旁边打听了一打听。

多半都听说是县丞公子改好了,竟然不再休妻娶妻来回折腾了,这个新娶的妻子倒是个娴惠的之类的话。

最后王兴文实在是架不住高氏的催逼,不得已,提了礼物到了县丞家去串门儿。倒是见到了一身珠翠的王秋月。可上王秋月对王兴文倒像是很陌生般的,只是平常的说了两句话,就让人送了出来。从头到尾,都没有问起过高氏和老爷子一声平安与否。

王兴文回去自然把这些事都瞒了下来。只说王秋月现在过得很好,穿戴都是大户有人家的样子,有人侍候着。

高氏听了,这心也算是放下了些,只是骂王秋月嫁了人就是别人的人了,不再回来看她这个娘了。

三月初三这天,正是探春及笄的日子。村子里一般人都过来仲秋家跟着观礼,热闹之极。

当人们看到仲秋给探春打造的那套银镶玉的首饰的时候,大姑娘小媳妇都羡慕得差一点红了眼。

从探春一及笄,这说亲的就几乎踏破了仲秋家的门槛。而仲秋把看要的任务交给了方氏之后,她就忙着给探春备嫁。

地要有,庄子还是要有的。这两年她们家倒是买了不少的地,期中四十亩良田已经写在了探春的名下。另外,仲秋还私下里给探春准备了五百银子压箱底,另外五百两银子做私房。

因为还要准备布料衣首饰什么的,仲秋便让子汐给京里的武子仲写信,向他问问,京里有什么好样子好料子。不行的话,她准备上京一趟,给大姐准备嫁妆。

子汐的信一写到武子仲的手里,武子仲马上就忙着向府里的采办管事的求教各种布料和首饰的价格和材质,然后详细地写了满满的几大页派人快马送了过来。

仲秋看着武子仲信上写的东西,又跑到县城里转了一圈儿回来,比较了一下,最后还是觉得,真的要到京城里走一趟才成。

结婚不分古代现代,可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她不想委屈自己的大姐。

有了计划,自然就要有行动。

家里现在田里的事已经不大用仲秋管了。至于棉花种子的事,已经决定明年开始种,玉米连种三年,今年已经把高产种子卖到了周围边的村镇去,希望今年的情况很好。

去掉光大王庄一个村子就产出一百多万斤的粮食被武子聪带回到了京里。

正好,明年想种棉花,她也想去京里的书局找找尖于西域方面的书带回来。

去京城,自然是要人陪着才成,仲秋今年不过是才刚刚十岁,子滨今年也十四岁了,正好可以陪着仲秋出去走走。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仲秋准备丰上京的东西。去京城,自然是要去看看武子仲的,不说他和子汐这两年开的那个玩偶铺子赚了多少银子,就是这两年两家子来往也是要去看一眼的。

子沧今年已经十六岁了,因为分了家后,老二王兴武第一年就把火窖的银子赚了回来,第二年一开春就又建了一个,都归着子沧在管理。

王兴武家也慢慢地兴旺了起来,这子沧就已经有说亲的了。只是于氏却没有随便就答应下来,她看得出来,如果她们家跟着仲秋家后面干的话,会更有发展,而仲秋今年对她说过。等到子沣十五岁的时候,就放他离开,让他自己看一家铺子,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