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了一口,转身进入书房内室,休息去了。
京城过年依旧火热,当然,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而距离京城数百里之外的大王庄,却是欢声笑语一片。
有了火窖的,今年都算是小小地发了笔财。而没有火窖的人家,今年也不错,因为仲秋家建的土豆粉条作坊需要大量的土豆做原料,所以,家里有地没有钱建火窖的,仲秋就和村长商量了一下,跟着仲秋家一样,提前下稻种,早收一个月的稻子。
然后跟仲秋家买土豆栽子继续用田种土豆,上冻之前收的土豆,除了特别小的,其余的都卖给了仲秋家。
这下子,全村几乎每一家都有了额外的收入,全村子的人在节前收到最后一笔银子的时候,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欢呼声。
自然,这农村人淳朴的个性还是根深蒂固的。大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
到腊月二十五老天苍这天,是大王庄火窖最后一批新鲜菜出窖的日子,再往就要等着年后初五才能出菜了。所以,这天仲秋家是最热闹的一天。
全村的人,每一家每一户,都趁着休闲的时候,拿着鸡蛋,腊肉,或者干菜山货,等等都是自家的东西来仲秋家串门儿。
卢管事的已经回不过来了,只得把人都让进了前院的大厅里坐下。
由方氏的王兴文一起出来,大家也都知道,他们忙,仲秋家更是忙,把东西一放,说几句真诚的感谢话,就都回去。
好歹不说的,这大王庄也是算是个中等的村子,小百十户人家。一家一点不起眼的东西,放到仲秋家里,就堆成了一堆,没办法,乡亲们的好意,虽然不贵重。但瓜子不饱是人心,也可以看得出来。当初仲秋走的那一步共同致富的路是对了。
把东西都让卢管事收起,仲秋一家子继续忙着他们的大事。
子汐却独自躲在一边看着京城里来的信,一边看一边偷偷地笑。
看完信之后,到书房里,开始给武子仲写回信。信里写的什么,谁也不知道,反正,初三的时候送信的人会过来取信的。
自从子汐私自留下了武子仲要送给仲秋的荷包之后,被仲秋狠狠地说了一顿。让子汐深深地明白,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不管贵贱,仲秋一律‘大刑’侍候,不理他。
把自家的事情从头到尾写了一遍,又写了仲秋在村子里人的眼里,那就是最好的姑娘。要不是仲秋,村子里的人家还都是穷呵呵地过年呢。
子汐写完了信,偷偷摸摸地来到了仲秋的屋子里。
看着仲秋正在炕桌上记帐,便凑了上来,笑着道:“三姐,京城来信了。”
“噢,拿来我看。”仲秋头都没抬,继续手里的笔。
“是子仲写给我的,没有你的。”子汐笑着跳上来,坐到桌子的另一边,看着仲秋。
“噢。”仲秋也没理会。
“子仲说,他很喜欢那只大兔子,想跟你再求一个回去。不知道你忙不忙得过来?”子汐歪着头,“还有,子仲说,他想问一下,这东西怎么做的,他想开一个专门卖这个东西的铺子。想请你帮忙画样子,他说,会给你报酬的。”
“噢?”仲秋终于从帐本子上抬起了头,仔细地想了一下,这个主意倒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