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无杂事。妹妹又是个要强的,嫁过去不必受苦。
胡斐走了,仲秋这边正和方氏商量着如何给人家回礼呢。
这乡村有个说法,人家送礼来了,你得回礼。不回礼就告诉人家,你不想和人家来往,那人家就知道了。
反之,这礼回了,可也分回得多还是少。
回的太多,那也是拒绝的意思,就是咱们少来往,我们高攀不上。
回的比送的礼少一些,那意思就是,咱们看着都不错,以后就慢慢地来往吧。
仲秋对胡家还真不太了解多少,这就拿着礼单过来问方氏。好歹不说,方氏也是住了三十多年,隔壁村的事,她应该知道一二。
方氏看着仲秋手里的礼单,真心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胡家不就是前两年要暗相仲秋的那户人家吗?
不过,方氏也得多问问,这平家坪姓胡的可不光李寡妇一家,别弄错了,到时候了孩子。
方氏这一问,就把子滨给找来了。胡斐是子滨的同学,自然清楚他家的情况,这一问,还真就是那家人家。
当时这家女人给方氏的印象不算好,暗中相亲,还不通过她。虽然是高氏暗中作的主,可是,很明显,这李寡妇也没有把方氏放在眼里。
“你想怎么回这个礼?”方氏捏着胡斐的礼单,问仲秋。
“娘是怎么想的?”仲秋问方氏。
“两年前,你可还记得,你奶要把你嫁出去作人家童养媳的事?”方氏不想瞒着仲秋,回什么样的礼,就由仲秋定。
“你是说,胡斐就是那个人想要娶童养媳的人?”仲秋一下子就明白了。
感情,这小子看着不错的一个人,却是个好色鬼。那么小就想着娶媳妇,当然,娶了也得等两个人成年。可是,这他妈也太不仗义了吧,暗是来相人,要不是她知道,打破了,说不准,她就被她奶给弄到人家做苦逼女去了。
这么个人家,说死也不能与之来往。不过听子滨说,这胡斐人品还算不错,那就对付着来往吧。
仲秋决定了,开始准备回礼。东西都是现成的,反正快过年了,家家都会买许多东西放到闲屋子里冻上,这个自然不会发愁。
这礼单都写好了,就等着明天看单子拿东西。
没成想,次日一家子正都忙活着过年的事,一个穿着大红衣裙的官媒上门来了。
由管事的卢大叔给让到了前院的大厅上坐下,这就过后院来告诉主家。
“媒人?”方氏不解地问。
“是,夫人,是官媒。”卢管事小心地道。
媒婆也分官媒和私媒,官媒是在官府里登记的。本身也得够那个资格,而且,媒人一旦有了官媒的资格,说媒的成功率也是很高的,而且,赏银也相对要比没有在官府记档的私媒要多得多。
一般对亲事很重视或者大户人家讲面子的,都是请官媒说亲的。
“孩子他爹。”方氏一听是官媒,她也不知道怎么好了,只能看着王兴文。
“可知道是来给谁说亲的?”王兴文问卢管事。
自打自己的大儿子中了秀才后,这村子里连带着也热闹了一阵子。这不光是媒出动,就是平时熟悉的,好管个闲事的,都会上门来问问子滨的亲事,想找个啥样的儿媳妇。
不过,子滨今年过了年才十三岁,自然不会这么早就订亲。就都推了,人们想想也是这个理,年纪太小,说不定以后人家子滨还能中举人呢,那个时候,可就不是现在说的这些姑娘可以嫁的了。
“听说是三姑娘。”卢管事看了一眼王兴文,“是受了平家坪村的胡家之托,前来说媒,请夫人和老爹过前厅去看看吧。”
仲秋家之前没有管事的,哪个人都可以来仲秋家串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