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不解地跟着高氏后面,问:“娘,咋还做饭呢?”
“你二嫂他们是累了,今天不过是让你爹知道知道,你大哥家那边有的是牲口,借一个过来也能轻松些,可你爹就是不肯去张那个嘴,我又不出屋。难道让你一个大姑娘去借吗?”高氏一边烧火做饭一边对王秋月道,“秋月啊,你要把女红好好地学学,将来到了婆家,人家是要看这个的,可别给娘丢脸。”
王秋月红了脸,有些扭捏地道:“我知道了,娘。”
“咳,说起来,你的亲事也真让娘发愁,这高不成低不就的,你这都十六了。还没定下来呢,我这晚上都睡不好觉啊。”
高氏是真心的为王秋月发愁啊,一般的闺女在十二三,最少在十四五都订下了亲,在家里再呆个三两年的就要嫁出去了。
可是,王秋月一直想嫁高门大户,这才到了及笄才开始说亲。可偏偏王秋月的条件高,附和的还真不多。条件好的,又看不上王秋月农村女子的身份,所以,这及笄以来,才有这么一个相看的,还没看成。
饭终于在上更的时候做成了,王秋月去西厢房喊于氏和王兴武及孩子们吃饭。老爷子那边是子汐过来传了话儿,说是在仲秋家吃了。
高氏哼了一声,没说什么。暗想:亏得自己这么一闹,要不然的话,老爷子还是不会去仲秋家借牲口去。
高氏完全不知道,老爷子之所以到仲秋家,还真不是奔牲口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解释:作妖儿:北方的方言,就是闹,瞎闹腾,传说是作妖儿的人是妖精给迷住了,她(他)说的话和办的事都是附在他(她)身上的妖精的意思。只要你答应了她(他)的请求,那么,附身的妖精就会在被满足后离开被附身的人。但是,一般被附身的人身体都会不好,轻的会生场大病,重的可能都有生命危险。后来,老人们骂小孩子闹得太欢腾,就用‘作妖儿’来形容。
第106章 又见武公子
老爷子来到仲秋家,不在外面玩儿一会儿的子汐看到老爷子在村子里转,便把老爷子带了回来。
正好家里也要吃饭了,仲秋都没有让老爷子离开。一想到老爷子这么晚了还在村子里转,就知道肯定是老宅里又有人闹妖儿了。
吃饭的时候,大致清楚了无稽之谈的事情。王兴文看了看仲秋,对老爷子道:“爹,兴武和子沧不是做的很好吗?地也不多。今年都弄成了水田,也好种些。要是真的忙不过来,等我们家的地都忙完了,我们就过来帮爹你们种。”
现在老宅虽然有王兴武一家在,那点儿地还真不是个事。尤其是子沧也大了,而已经九岁的子泊现在也会帮着家里做些事了。于氏也不像原来那样不着调,躲懒不干活,那几十亩地对一个农家的人来说,真心不费事。
“不用,地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再过几天把肥往地里一送,基本上就完事了。”老爷子轻轻地叹了口气,“我还想着,你们家的地多,人也少,要是忙不过来,让老二过来帮着忙活几天,反正是自家,也不会什么工钱。省一点是一点吧,这刚开春,用头在后面呢。老二媳妇这段日子看着,干活也中,不用理你娘她们。她也就是痛快痛快嘴。”
仲秋暗暗撇了撇嘴,就算是高氏只是痛快痛快嘴,但是让人听着,这精神上也受不了啊。
“爹,要不然先可我爷家的地弄吧,我们派一个短工过去帮忙。反正家里的那百亩地都弄完了,现在就差打井了,活也不多,有其他四个人就够。”仲秋解了王兴文的围,老宅她是不想管,可是老爷子难得是个明白人。虽然有些偏心,但总的来说,老爷子还是比较讲道理的一个人。
何况古代人都是家庭观念,你让人家离开大家,不可能的事。
“也行。”王兴文听了仲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