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点头,一共220两银子就成了,和林牙侩约好,仲秋和王兴文及老爷子就回家了。
老爷子没有回老宅,而是直接到了仲秋家。
这过户是大事,老爷子自然是要跟着。而仲秋也没有想过让老爷子回去。这过户的事,办好了契红后,还是要吃一顿的,算是感谢中人在里面帮忙的意思。
带上了钱,仲秋也跟着一起去了。
家里老爷子是念过几天书,也买卖过田地,但是,仲秋不放心。她可是经历过现代的合同陷井的,自然是要亲自看看古代的合同才成的。
到了镇上的王掌柜家的酒楼,王掌柜特意给开了一个雅间,没一会儿,卖田的老汉和林牙侩一起走了进来。
先把契红写好,仲秋画了押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老汉和林牙侩都签好也印了手印,这才把钱交割。而地契就交到了林牙侩的手里还有过户用的银子。
事情办的过程中,有一点小小的意外。
老爷子和老汉及林牙侩看到契约是仲秋签的,都有些奇怪。老爷子当时就问王兴文:“老大,这地咋让三丫头签呢?”
“爹,这地就是给三丫头买的。”王兴文看老爷子还想问,便道,“爹,你也知道,我们家的钱都是仲秋赚来的,这些地也不多,就当是给仲秋做嫁妆了。”
老爷子听了王兴文这话,也就不多说了。
其他也奇怪的两个人听王兴文这么说,虽然对仲秋挺好奇的,但这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自然不会多管。地就这样顺利地买成了,大家又在王掌柜的酒楼里大吃了一顿。
送走了卖田老汉和林牙侩,仲秋又请王掌柜的另外装了一盘老爷子爱吃的猪头肉,打了二斤酒装起来,让老爷子带回去。
这才和王兴文回到了家,一家人都等着听信儿呢。
“地契明天才能拿回来,到时候林牙侩会亲自送来的。”仲秋很高兴,把手里的契约看了又看,这才小心地装进了一只盒子里,放进了空间。
第二天,林牙侩没到中午,就把地契红纸送了过来。
一家人感谢万分,仲秋在送林牙侩走的时候,请林牙侩再帮忙留意一下,附近有没有好一些的良田,她们还要买。
林牙侩自然是愿意的,有人买田,他就有钱赚,但是,林牙侩一向是赚良心钱。就点头答应了仲秋的委托走了。
这回家里又新添了十二亩地,这牲口再不买,可就不赶趟儿了。仲秋马上让王兴文去方老爹家,请方老爹过来帮忙买牲口。
牲口市场走了几家,最后在快要出正月的时候,终于买到了一头两岁口的小毛驴。
虽然是小毛驴,可也能干活了。
仲秋舍得喂,小毛驴虽然每天要挂车往镇上送货,但身子却是日渐的壮实起来。
到了武公子的货都出清了之后,武公子的信也到了。信中写了火窖的大致做法,还有他买下仲秋的香肠的法子。仲秋便和秦管事结了十两银子,算是把香肠的事给结了。
火窖现在还不到时候,仲秋为着急。
不过,秦管事临走的时候却对仲秋说,今年她家的水稻,他们都要。这样一说,仲秋才知道,县城里四氏米行是武公子名下的产业。
有了收购的人,仲秋更放心地种水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