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白了,村子时的人就是穷的想占些小便宜,当然,这也不算是占便宜,毕竟一个村子里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一般人家都是能帮就帮,还真没有太没人性的。
“叔叔婶婶伯伯大娘都别急,我们家白米收了,不过现在只舂出了一千斤,剩下的还没有舂出来。等舂出来也不打算卖了,我爷奶那里要送些,还有些人情要走的。另外,这秋天一过离过年就不远了,我想着,反正我们家在村子里也没少受各位亲邻的帮忙,所以,就商量了一下,没打算再卖,你们有想买的,我们家就按照县城里收购的价格卖……”
仲秋的话还没讲完,村子里的人就炸了,这一斤32文,收购的价格是贵了。可是若是换成他们买的话,那可是太便宜了。根本就是一斤便宜了十多文钱啊。
“等一下。”仲秋让村子里的人吵得小眉毛都要竖起来了。
“哎,别吵了,人家三丫头的话还没说完呢。”有人看到仲秋皱起的眉毛,连忙招呼身边的人。
“啊?啊!”大家这才注意到仲秋的脸色。
仲秋虽然才六岁,可是好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王兴文家一般的事情都是这个丫头插嘴了,而且,看王兴文那意思,还挺平常的。
“伯伯大娘,叔叔婶婶,我们家收成是有限的,所以,每户想买的,最多也不能超过5斤。全村的人那么多,我们家就是想都卖给你们,那也得有那么多的白米是不是?”仲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还有,米舂出来后,我们自家要留些,剩下的才能拿出来给村子里的人,先到先得。”
村子人一听,都觉得仲秋说的有理。
他们村子里的习惯也是过年的时候吃些豆包,外加参了玉米面的馒头。再有就是过年当天的年夜饺子。
至于白米饭,过年的时候也真的只能吃一顿。就连老人和孩子,也不过是有些闲钱的人家,在生病的时候买些回来罢了。
白米在这边的人眼里,那就是个精细物。当然,镇里或者县城里的人家除外。
村子里的人之所以不会吃白米,就是因为它太贵了。比照精面还要贵上十多文呢。而村人在过年的时候,也不过是买上二十来斤的白面让家里打打牙祭,而白面和精面相比起来,精面比白布还要贵上几文。
仲秋这么一说,村子里的人也都理解,他们算是占了大便宜。用买白布的价钱买了白米,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
“那仲秋啊,你家啥时候能把白米舂出来啊?”有心急的,怕到时候买不到白米,自然现在就先问出来。
仲秋一脸的愁容:“不是我家不想舂出米来,实在是现在地里的活儿还没有完事呢,我们家还有地没种完呢。”
仲秋这话没说假,她在秋收之前,就让王兴文去方家集问方老爹秋后种土豆的事。
若是来得及,还能种一茬的土豆,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结得好,但仲秋就是想试试看。
她们家现在住的地方就和现代山东和河北一带的气温相仿,也不知道能不能种两茬地。
仲秋知道富贵险中求,但是对于农民来讲,种地是是得看时令的。仲秋能把水稻种出来,看着水稻渐渐地成熟,这次提议秋后要种土豆的建议才会被王兴文采纳的。
王兴文是疼仲秋,可也不能看着粮食被小闺女糟蹋了。
土豆种子那可是可以当粮食吃的,自然也是心疼。
仲秋的话一说出来,就让村子里的人惊了一下。不过,人们也知道种地抢时间,现在都已经快九月份了,再过上一个多月地都要上冻了。还种什么呀,大家也就都当个笑话听。只当是仲秋家找的借口,不想这么快就把白米卖出去。
村子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自然也不在仲秋家里唠了,家里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