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达志说完,一饮而尽。
二十多度的白酒虽然不算辣,但柳达志是第一次喝酒,放下杯子,还是咳嗽连连。
柳家孩子家教严,没有成年不许喝酒,甚至抽烟,柳校长都管束得很紧。
这是柳达志第一次喝酒。
明明只有一小杯,他却觉得自己已经醉了。
柳达志瞪着眼睛,又给自己倒上第二杯,举起来冲柳校长说道:“爸,这杯敬你。”
“谢谢你和妈一直支撑着这个家,让我有地方可以读书,可以复习,才能考上大学。”
这话不假,林场家属区有不少和柳达志一样的孩子,基本上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都不再读书,要不进厂上班,要不下生产队挣工分。
不说别人,眼前的大哥就是。
还有王家的王敏涛,也是。
第62章 对象
柳达志填好志愿上报后,无事一身轻的他成了柳为宁的专属补习老师。
一度替代了骆宝时曾经的位置。
不知道是不是柳为宁的错觉,总觉得骆宝时讲得更加通俗易懂一点。
柳达志讲得也很细,却没有深入浅出的感觉。
甚至有些地方一笔带过,柳为宁没理解,转头去问,还要被柳达志嫌弃,“这些东西又不会考,知道个大概就行。”
气得柳为宁塞给他一本英文原著,好让他闭嘴。
最后还是得靠自己。
看着手边一摞的英文原著,柳为宁有点想念骆宝时了。
虽然每个月都能收到骆宝时寄过来的包裹,里面有最新的学习资料,还有骆宝时自己手写的笔记和题目,对柳为宁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
虽然她活了五十多岁,这些知识早就忘得差不多了,一眼看过去能理解,按照题目的要求一步步分解答题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
这也是柳达志觉得奇怪的地方,明明妹妹最后的答案都能对,但一做解题过程,不是这里错了,就是那里漏了。
作文就更不用说了,透露出一股子暮气沉沉,看破人生的意味。
柳为宁才多大,哪里来的这些感悟?
柳达志大为不解,只能归咎于在林场的生活艰苦,让妹妹过早的长大。
半个月后,唐胜忠和父母亲自上门,在柳家吃了一顿晚饭,定下了柳为兰和唐胜忠的婚期。
原本两家的意思是定在国庆那天,但柳为兰考虑到弟弟很快就要去学校报道,于是和唐胜忠商量能不能把日子提前。
唐胜忠当然没意见,早日和柳为兰组成家庭是他的梦想。
唐家父母觉得时间有些仓促,怕亲戚朋友抽不出时间。
唐胜忠却不在意,只说到时候摆几桌家宴就行。
重要的是给柳为兰的聘礼,这些才是实实在在落到她心上人手里的东西。
何团长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觉得十分欣慰。
儿子的个人问题一直都是他们夫妻二人的心病,担心醉心于创作研究的儿子不会结婚。
守着市文工团这么个俊男靓女的环境,要是都挑不出一个心仪的对象,何团长不知道自家儿子要娶个什么样的天仙。
幸好遇到柳为兰。
也算是了了唐家老人的心病。
所以唐胜忠提到聘礼,何团长大方地表示不能委屈了未来的儿媳妇。
除了家里一早准备的“三转一响”,还有两匹自己从上海带回来的丝绸,唐父添了五百块的钞票。
定亲这天,何团长将自己手上的玉镯取下来,戴到柳为兰手上。
看着害羞的柳为兰,何团长越看越喜欢,低声说道:“聘礼里我还放了一对金耳环,也是送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