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吗,这点儿太少了。”豆包一边吃一边往盆里瞄,“再给我们盛点”。
俩人吃完油渣又眼巴巴地盼着晚上的饺子。
韩承今天回来得早,俩孩子马上让他吃白糖蘸油渣。
韩承觉得俩儿子还挺乖,他吃了块油渣,夸道:“真不错。”
然后他又很操心地说:“你现在肚子里有宝宝,以后尽量少做这种复杂的事儿,要不就等我有空跟你一起做。”
宋柚笑着说:“我现在肚子还不算大,衣服遮着肚子,要是我不说别人都不知道我怀孕,我已经生了俩,身体皮实着呢,你不用担心。”
虽然听她这样说,韩承还是不能完全放心。
宋柚已经揉好面团,一家人一块包了油菜油渣馅的饺子。
马上就要过年,宋柚走在乡村路上,都能感受到映山红生产队的社员们喜气洋洋,精气神十足。
吴跃进是最兴奋的人,他知道宋柚家地里需要农家肥,早就安排人给宋柚家的地施肥,翻土。
社员们都知道制香厂挣了钱,作为生产队的副业,到年底要按照公分算成分红,分给他们。
他们也知道是宋柚给的配方,并且教他们制作卫生香,工厂才能办起来,他们对宋柚都非常热情,一路不断有人跟宋柚打招呼。
到了学校,老师们也在谈论分红的事儿。
民办教师是拿公分最多的人,自然分红也就最高。
李向东不敢相信地问宋柚:“听说今年能分不少钱,能分两三百?”
吴跃进已经跟宋柚聊过香厂发展,留几百收益作为盖学校的基金还有明年香厂的经营费用,剩下的给社员分红。
宋柚点点头:“差不多能有这么多。”
王校长是小学唯一一个公办教师,铁饭碗,他是发工资,不参与村里分粮分红,他乐呵呵地说:“要真能发这么多,加上每个月的七块钱,再加分的粮食,可不比公办教师挣的少呢。”
别的老师都纷纷点头称是。
宋柚对叶静说:“这样你也不用紧巴巴地过日子了。”
叶静笑着点头。
杨老师说:“搁谁家都是,这下我儿子结婚的钱有了。”
大家都很期待赶快分红。
终于到了腊月二十七,也就是分红这天,社员们早早就到大队部等着分红。
宋柚跟叶静到的时候,大队部里都是人。
生产队的公分能折多少钱已经计算好,十个公分是七毛钱。
吴跃进刚公布这个消息,大家就欢呼起来。
原来他们生产队十个公分只有两毛钱,这一下子翻了三番还多。
宋柚跟叶静这样的民办教师就拿十个公分,一天合下来是七毛钱,一年是两三百块。
叶静兴奋地说:“还真不少。”
制香厂发展的不错,今年能分这么多,明年能分的可能更多。
社员们都跟宋柚聊天,用朴实的话语表达感谢,还有人给她送各种农产品,都是芝麻绿豆之类的东西。
宋柚觉得七十年代的社员都挺朴实。
她自然不肯收,并趁机建议大家手里有了点钱,学费又不高,小学一学期学费六毛钱,语文、数学课本都是两毛钱,不如好好供家里孩子读书。
她用最朴实的话劝着社员,她说:“比如都在钢铁厂上班,没读过书的就在车间干活,一个月工资三十多块,读过书的就在办公室里操控各种按钮,工作轻松工资又高。这就是读书跟不读书的差距,大家要想家庭条件好起来,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
说完这些话,宋柚奇异地发现她的说辞对这些社员竟没什么用,她很快意识到在社员们看来,能进钢铁厂就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