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是大炎太后,再是宁婉音。
但如今,宁珩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宁珩曾经在江南待过几年,熟悉那边的情况。
其次,最关键的一点是,宁珩的文章,能看出他有为国为民之心。
当然,若这份心是假的,那宁婉音就换人。
宁婉音并不能确定,自己一定能选到最合适的官员,但她永远有备选。
“娘娘请说。”宁珩脸上多了一丝严肃。
能让宁婉音说托付二字,绝非小事。
“我准备推行税法改制,先从江南一个州府试行。所以有意任命你去平江府做知府。”宁婉音缓缓说道。
大炎立国数百年,土地兼并严重,财富藏于豪绅,百姓贫穷,而朝廷也收不上税。
朝中各处需要花钱。
西南的军费也是一笔巨大开销。
杀几个贪官,受苦的依旧是百姓,只能补一时窟窿,并非正道。
推行税改,势在必行。
世族豪绅必定会反对,宁婉音很清楚,没那么容易。
但如今兵权已经大多收到她的手中,朝中有她,外有宁珩,内外反对的声音,她都会狠狠碾压下去!
“韩寻与你一同去江南,麒麟卫从即日起建立江南分司,配合你的行动。”宁婉音道。
这一句话很平静,但却是夹杂着血雨腥风。
向来改革就没有不流血的,而麒麟卫就是去杀人的。
宁珩深深看向宁婉音,他妹妹是个厉害人物,他是一直都知道的。
但你越是了解,越能知道,她的坚韧勇敢,她有强大的内心,和令人钦佩的才能。
以女子身份执政,也敢不畏流言,推行新政。
“臣,必不负太后所托!”
第280章 宁婉音的执政十五年
景和二年,宁珩任江南行省平江府知府。
众人都觉得诧异。他乃新科探花,又有太后这样的妹妹,怎么不留在京城,反而外放。
同年,太后推行新政,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税改,二是整顿刑事。
税改推行试点为平江府。
同时,刑部、大理寺、宗人府、各地官府等,皆收到一份太后娘娘亲自起草的《新刑律条例》。
严刑之下,难免冤假错案。宁婉音规定,提升刑官的查案能力,不可轻率用刑。
如今的刑官,大多依赖严刑逼供,不让用刑,破案难度立即增加。
但宁婉音有配套的《破案手册五百条》同步下发,成为各大衙门的学习手册。
刑事整顿,并没有引起多少风波。
但税改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不管是宁婉音在朝堂,还是宁珩在平江府都有很多阻力。
宁婉音坚定推行,宁珩又肯实干,还有麒麟卫磨刀霍霍。年底,新税法初有成效。
宁婉音没有着急,又试行一年,查漏补缺。
景和四年,新税法从江南起,逐步推行全国。
景和五年,宁婉音设“武考”。从京城调派兵部官员担任主考官,去西南学堂考核兵法、骑射,仿科举取士,选两榜武官。
入榜者,晋官封赏。
此举一出,普通百姓从军首选西南。
有些本事的将门子弟,也皆往西南而去。
景和六年,宁婉音在西北、东南,皆设武学堂。昌平侯大力支持,薛家本有些不情愿。
但学堂加上武考,先培养再提拔,这一整套下来,若你不愿意,以后连薛家麾下的将门为了自己的前程,也要去西南、西北了。
此时薛家才隐隐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