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些韩人颇为贪心不足,多次怂恿夏太后插手赵姬和政儿之事,甚至编排朱襄。

秦王子楚将成蟜交予华阳太后养育,也没能堵住这些人的欲|念。

夏太后没有被他们说动,几乎不怎么与成蟜交流感情,只是在那些人以“让太子和王后和好,以全太子孝道”一事上差点着道。

她没想过害嬴小政,只是单纯以为让太子和王后母子和好是一件好事,做成后太子会感激自己。

当朱襄为了废后第一次上朝时,夏太后吓病了。

她担心朱襄的话也是在嘲讽她没有好好养育子楚,还自诩为子楚之母插手太子和赵姬之事。

华阳太后好歹是管理秦仁文王后院之人。前朝的事她不懂,但安抚后院女人之心很熟练。

她立刻为朱襄辩解,夏太后曾养育秦王十一二年,怎么能叫没有养育之恩?

秦王回到秦国之后,虽被认在自己名下,夏太后也对秦王很是关怀,怎么能叫不慈?

赵姬把一岁的政儿丢弃,政儿仍旧好吃好喝供了她这么多年,她居然还辱骂责打政儿。这样的人,正常的女性都不会与她共情。

这不仅不是正常的母亲,甚至都不能算个正常人了。夏太后可别把自己与她相提并论,平白折辱自己。

朱襄寄给秦王子楚的土特产中,又从未少了夏太后的份,让夏太后知道朱襄确实对她没起芥蒂,夏太后才安下心来。

这次韩系大臣又向夏太后支招,让夏太后和华阳太后抢公子成蟜的抚养权时,夏太后终于学聪明了。对方前脚刚走,她后脚就去找子楚。

秦王子楚这才开始考虑,是否让朱襄夫妻养育公子成蟜。

华阳太后在公子成蟜启蒙后,多次提起让朱襄教养公子成蟜。

华阳太后知道自己把公子成蟜带到这个岁数就够了。成蟜若是想要将来有出息,还是得拜个好老师。

这天底下还有比朱襄更好的老师吗?

秦王子楚原本不太赞同。

他知道嬴小政把朱襄夫妻二人看得有多重。将成蟜交给朱襄带,分润了政儿在朱襄夫妻那里的父爱母爱,他担心政儿会心中生怨。

但韩系大臣想让夏太后抢孩子的举动让他动摇了。

正好嬴小政此刻和雪姬一同回咸阳,主动帮着雪姬教育成蟜。

秦王子楚观察了一阵子,发现嬴小政对成蟜很亲近,脑筋一个急转弯,便下令让太子政养育公子成蟜。

这事不就了结了吗?秦王子楚觉得自己太英明了。

事情确实了结了。看朱襄信中说,政儿和成蟜相处极其融洽,政儿天天被成蟜摆烂的态度气得跳脚。

但秦王祖传的小心眼,可不会让秦王子楚忘记那些韩系大臣的上蹿下跳。

韩王投降,秦国朝堂的韩系大臣本来不会有什么感觉。

说是韩系大臣,他们现在都是秦人、秦臣,只会为秦国灭韩叫好。

但韩王太丢脸,把所有和韩国沾亲带故的人的格调都拉低了,这群韩系大臣脸上也不好看。

为了避免每次上朝都有人说“你说韩王……唉,别跑啊”,很多脸皮薄的韩系大臣称病闭门不出。

夏太后都气病了,秦王子楚还亲自侍疾了两日。

整个咸阳城都在传“韩王如此,韩国出身的士人如何如何”的闲话,没有秦王的授意是不可能做到的。

执行者当然是蔺贽。

蔡泽当时还在巡视秦国,监督地方官吏秋收。他回来时想阻止,已经晚了。

虽然这件事对秦国和秦王都没坏处,但也没好处。若是蔡泽在咸阳,绝对不允许昏君子楚和奸臣蔺贽沆瀣一气,耗费人力物力去做这等只为了“好笑”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