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三地自给自足, 还能反哺秦国。
楚国内乱的大量楚国流民和李牧南下掠夺的越人战俘, 补充了南秦三地的青壮, 南秦兵源也很充足。
王翦和李牧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已经将长江北岸被项燕摧毁的城池重建。大量被迫北迁的楚人悄悄回到了故乡。
嬴小政在支援朱襄守城时曾见到一处被项燕剿灭的士人故地,收集了不少未被完全焚毁的家传典籍。
朱襄将项燕和南楚国军队赶跑之后,嬴小政下令秦军尽量收集这些被焚毁的士人故宅中的书籍, 给予上缴者丰厚的奖励。
这些书籍被跟随朱襄的学子们誊抄后,分类归档,根据原本属地放在了新建的城池中,张贴告示请南归的士人前来领取。
嬴小政这一手精妙绝伦,原本犹豫的长江北岸楚国士人家族就算不回来,也要派人前来看看秦国有没有收集自己家的传书。
即使有些家族已经覆灭,但亲朋好友总还是有几个。
他们南下寻找故旧族亲的遗物,看到秦人保存的不仅有竹简木牍,甚至还有宗祠牌位,都泣不成声,连连对着东面秦太子政和长平君朱襄的方向磕头叩拜。
南楚君和楚将焚毁他们的宗祠,秦人却帮着他们护住了族人最后存在的痕迹。他们那颗尊楚的心动摇了。
楚王昏庸,南楚国是叛逆之国,楚国有识之士本就对楚国很是失望,只是一直被“楚人”二字束缚。
秦太子政对楚国士人的仁慈高义,让他们纷纷对秦太子政归心,愿意南下投奔秦太子政。
至于朱襄,他已经在长江北岸屯田分地。
南楚国立国之后,立刻就要大肆分地给功臣,才能让这个从楚国分裂出来的叛逆之国稳固。
几次人为造就的饥荒后,自耕农的地被吞并,大量楚人要么沦为佃农,要么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