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军队推进到城门时,已经是最后一道防线,守军陷入被动, 便没了获胜的可能,顶多只能死撑着等候救援。
廉颇说, 各国兵力有限,罕有援军,到这一步, 他便是败了。若遇上优秀的将领围城打援,即便有援军也会失败。
现在项燕虽横扫楚国叛军,但在其他六国将领眼中算不上什么战绩。李牧已经是七国公认名将,所以对项燕难免轻视。
但朱襄不会小瞧项燕,那毕竟是能够挫败秦始皇统一天下攻势的人。
如果李牧只给朱襄一个方案,朱襄选择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但李牧比朱襄本人更相信朱襄守城的能力,所以李牧只是给出了几版可行方案,让朱襄凭借对广陵的了解,对敌军的观察,自己决定如何守城。
李牧还在信中强调,他只是依据经验预判守城策略,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要凭借将领敏锐的观察力随时调整策略。
“如果没有信心,就放弃广陵城。”
李牧虽告知了朱襄战略意图,但李牧又告知朱襄可以放弃。
项燕来势汹汹,长江北岸的楚人之前又对秦国较为排斥,暂时撤退也是一种合适的策略。
朱襄选择留守广陵城,就要肩负起在广陵城为将的重担。
蒙恬虽将来是大将军,但现在的蒙恬过于稚嫩,只能由朱襄为将。
朱襄反复问自己,他能为将吗?
赵括只会在地图上谈兵,他不也是?
可他知道能让这一城大部分人存活的办法,便没有了退路。
朱襄召集蒙恬等秦将,和城中楚国士人,掐头换面告知他们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