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看穿的,就一眼啊!一眼懂不懂!

李牧和王翦,给了朱襄这个键盘军事专家一个来自战国四大名将的小小震撼。

朱襄发誓:“我以后绝对不带兵!”我带个屁的兵!绝对会被这个时代的将领们打得头都找不到!

李牧道:“也没机会让你带兵。”

王翦看着朱襄那气急败坏的模样,忍着笑道:“秦国将领众多,功劳本就不够分,你还是别来抢了。”

这时候,王翦才意识到朱襄年纪比他小,刚过而立之年,是一个会兴奋会沮丧的年轻人。

“说得对,我不和你们抢。”朱襄心中的挫败感终于被安抚住了。

虽然李牧和王翦这不叫安抚,只是让朱襄看到了巨大的差距。

“你练兵倒是有几分出色,镇守一城,或者为一副将,应该能胜任。”李牧打击完朱襄后,又夸赞道。

其实李牧想说的是,朱襄若带兵,或许不能赢,但对方再怎么占尽了优势,只要朱襄不肯投降,也只会是惨胜。

他第一次见到,初次领兵的人,仅仅用了一旬时间,就让兵卒归心,愿意为他赴死。

在朱襄的兵被包围的时候,若不是他和王翦碰巧想到了一处,同时伏击,朱襄又在看到了败局后直接喊认输,恐怕他们会“折损”不少人。

只是演练而已,朱襄的兵卒居然打出了真的火气,为了不让朱襄输得太难看,要拼命了。

李牧心想,他宁愿和王翦打,最后因国力差距战败身亡,也不愿意与朱襄这样的敌人打。

将领也有心,他不是畜生,与朱襄这样的敌人打,看着敌方与将领拼到最后一人也不肯投降,他就算赢了也会落下巨大心理阴影。

许多将领在战胜了值得尊敬的敌人之后,都会拼尽全力保护其家人,延续其祭祀,甚至为其树碑建庙尊其为神灵,便是如此。

事后,李牧对王翦如此感慨。

王翦先赞同李牧,然后提醒李牧,李牧的对手不是他,是公子政。

李牧想起嬴小政的“离间计”宣言,脸一黑,发现王翦私底下也不是什么正经人,非常欠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