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是下定决心要利用太子遇袭之事,在秦国掀起血雨腥风。
秦王柱故意不在诏令中写明子傒因为刺杀太子而被废,做出一副没有找到凶手的态度,就能以这个罪名,震慑更多的人,甚至杀掉更多的人。
只要秦王柱没有在诏令上言明刺杀太子的凶手,太子遇刺一案就能一直查下去。
这不仅仅是为了给子楚继位铺路,更是以太子遇袭之事干扰六国视线,让朱襄计谋能够顺利进行。
朱襄之计,三家分楚之计。
四人看着秦王柱,居然在向来温和的秦王柱身上,看到了秦昭襄王那冷酷的身影。
秦王柱也是秦王,他能温和到哪去?
他也是秦王。
……
“楚国有屈、景、昭世代为卿,如同当初晋国有韩、赵、魏世代为卿。”朱襄对蔺贽详细说起自己的计划,“前有三家分晋,现在为何不能有三家分楚?”
蔺贽点头:“啊对对对,那么你要怎么三家分楚?”
朱襄用疑惑的语气道:“蔺礼,你不是说我只需要制定目标,你来实现吗?所以你要怎么三家分楚?”
蔺贽:“……”拳头硬了。
第142章 荷叶时令菜
蔺贽:“朱襄啊。”
朱襄:“什么事?”
蔺贽:“你看我这拳头, 能不能在你脸上揍两个黑眼圈出来?”
朱襄笑得前俯后仰,不再逗弄蔺贽。
嬴小政看着舅父招惹完蔺伯父,努了努嘴, 拿出他与舅父一同做的计划书。
明明可以直接商议,舅父非要惹一惹蔺伯父,唉。
蔺贽横了朱襄一眼, 翻开计划书。
计划书第一页, 梳理了楚国现在有封地的封君情况。
吴起之后,楚王砍了一批旧贵族,新贵族很快就填充了旧贵族留下的封君位置。只屈、景、昭三家自春秋时便一直屹立不倒, 地位超然, 只有互相内斗,别人不敢动他们, 连吴起都得对他们敬着。
屈、景、昭都为芈姓。
先秦时,姓不变, 代表血缘出身;氏经常变动, 象征着一个家族,即分家便分氏。
与他国差不多, 楚国也是楚王独称“熊氏”, 子孙中分家即分氏。
屈氏乃楚武王的儿子瑕的封地屈邑为氏, 景氏、昭氏是先祖以其君父楚景平王和楚昭王谥号为氏, 都是春秋时分家。
因这三支宗室最能生,人数众多, 人才也不少, 在战国晚期,已经成为了楚国贵族的统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不是说剩下三户庶民也要弄死秦国,而是说楚国“屈、景、昭”这三家实力尚存的贵族。
楚国虽曾自称蛮夷,但战国起,便是最讲究贵族血脉的国家,眼中可没有什么庶民。
不仅秦朝建立后屈、景、昭三族仍旧强盛,灭秦时屈、景、昭三族虽然没有出过多厉害的将领,但提供了不少资助;直到汉朝建立,屈、景、昭三族仍旧余威仍在,汉高祖九年,还专门将这三族往关中迁,担心他们作乱。
把“楚国三户”迁往秦国祖地,汉高祖此举也颇有些恶趣味了。
“经过吴起变法的打击,和楚国封君内斗,楚国令尹之位由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把持,变成了屈氏、昭氏、景氏轮坐,少有他人分一杯羹。”朱襄道,“春秋时楚国令尹几家轮坐,贵族之间相互制衡,没有如晋国那样有世家贵族壮大。但只剩下屈、景、昭三族分位置时,这三家的发展的势头就锐不可当了。”
楚国令尹便等同于六国相国,六国称呼的“楚相”就是指令尹。这三家中出了三十多位令尹,可想权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