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淫|邪”, 直接认定美貌的女子是红颜祸水,支持“女祸论”。
到了西汉董仲舒“夫为妻纲”, 东汉班固“三纲六纪”, 女子地位再次降低,到了南宋朱熹“三纲五常”时,女性地位达到了最低谷。
而明末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民间出现了许多贤人倡导男女平等。
明代心学大儒李贽的“夫厥初生人,惟是阴阳二气,男女二命, 初无所谓一与理也”, 清初思想家唐甄的“以言乎所生, 男女一也”, 都是男女平等的先声。
直到近现代,出现女性解放的思潮。
女性地位跟随封建制度的巩固而走低,伴随封建制度被打破而提高,是一条山谷曲线。
在这条山谷曲线中,可能因为战乱缺乏男丁需要女丁顶上,如吕后和武则天掌权时对女性的同理心,以及汉文帝、唐太宗等护民时将女性也当做百姓时,曲线有小幅度的波动。但曲线整体趋势如此,这是历史规律。
朱襄现在就正处于这条山谷曲线刚开始下行的时候。
他思索了许久,直到蜜烛又燃掉了一半,烛火变得微弱。
朱襄伸了个懒腰,慢吞吞站起来。
他还是那个长平之战前夕的他。如果没看到,他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若看到了,且又是自己能做到的事,他就忍不住去做。
确实他是逆时代大势而行,但并非无意义的徒劳之举。
无论是稍稍减缓曲线下行的坡度,还是为千年后曲线上行提供一点点助力,都是有意义的事。
明清交替时的大儒,能在封建礼教最严苛的时候高喊男女平等,他只悄悄留一点暗手,都没扯着嗓子喊出来,就算荀子也拿他没办法。
如果荀子不愿意听从他的愿望,他就直接找秦王游说。以他和秦王的关系,秦王肯定更信任他,愿意听他胡扯。
让女子能够立功获赏,在这个人口不足两千万的时代,能充分调动女子的生产积极性。只是名誉称号和财物奖励,也不会挑动“内妇干政”的神经,秦王没理由拒绝他。
至于这会在千年后引发什么样蝴蝶效应,千年后的事,若不是他从两千年之后而来,这么遥远的事,谁又说得准?
其实朱襄大可以对荀子撒谎,向荀子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但朱襄还是对荀子吐露了真言,给自己制造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