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老秦王看了荀子起草的“我做这件事我也很为难,但为了天下人,我不得不这么做”的诏书,默默把自己霸气十足的诏书撕掉。
他发现,自己以前是不是有点小瞧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儒家人了。
或许儒家的“软弱”不是真正的“软弱”,也有可取之处。
秦国一向是以法家学说治国,但这不代表秦国排斥法家学说之外的学说。
秦王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学派的簇拥?历代秦王选择法家,只是因为法家好用。
如果有其他学说好用,秦王来者不拒。
这才是王道。
儒家学派自此,正式进入秦国朝堂。
回到小院后,荀子拿着老秦王亲手递给他的朱襄亲笔文书,忍不住再次笑出声。
韩非好奇地问道:“荀子为、为何如此高兴?”
荀子道:“我以前以为,朱襄虽学儒,却并非儒家人。但现在看来,他若不是大儒,这世间还有谁敢称一声大儒?”
荀子将朱襄的亲笔文书递给韩非:“不过你看这封文书,或许有其他感受。”
韩非恭敬地展开文书,仔细阅读。
荀子喝完一杯朱襄从南方捎来的枸杞泡的水后,韩非才放下文书,长舒一口气,就像是韩非在阅读时太过认真,一直没敢好好呼吸似的。
“我以为,以法约束庶民,约束士人,甚至约束王公贵族,约束国君,已经是法家最终的理想。”韩非苦笑,“没想到朱襄公居然要凡人定法约束神灵。”
荀子提醒:“你居然不口吃了。”
韩非面红耳赤:“吓、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