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主意,不再容忍他们,故意传播谣言,想要害死他们。
当楚王要求他们赴宴的时候,他们正疑神疑鬼,立刻就信了楚王要在宴会上将他们一网打尽的话。
于是他们暗自调动自己封地的军队,加固城池,并派人向楚王告罪,说自己身体抱恙,不能前去。
楚王愕然地收到了婉拒的信件,勃然大怒,不顾春申君劝阻,派人斥责。
楚国□□势立刻急转直下。
被楚国人瞧不起的年轻小将军李牧在黔中郡观赏着这一幕,对朱襄道:“为何离间计总这么容易成功?”
朱襄疑惑:“你就问我这个?你难道不该问,为何我要来黔中郡?”
李牧比朱襄更疑惑:“我需要问吗?你想要做什么事直接和我说,我帮你就行,为何要问?”
朱襄:“……”他一时间不知道是感动李牧的信任和支持,还是无语李牧的性格。
朱襄先为李牧解答道:“不是离间计总这么容易成功,而是能使用离间计的地方,本身就有缝隙。没有缝隙,用什么离间计?有了间隙,不用离间计他们也容易反目。”
李牧再次叹气:“好吧,你说得对。”
朱襄见李牧真不问自己为什么来,憋不住自己说道:“我听说你把黔中郡的匪患平了,心想黔中郡应该补种粮食,便想来黔中郡试验一下新的种植模式。”
李牧道:“啊?种地啊,你自己随意。不过你把政儿一个人放在成都,这样好吗?”
朱襄道:“李冰因为劳累过度暂时回成都修养,有李冰照顾,政儿肯定没问题。现在成都也缺不了他。再者,他年幼,长江水流湍急,坐船较为危险。”
李牧道:“虽然政儿应该没问题,但你若想试验什么新种子,成都也可以尝试,为何非要到黔中郡?”
朱襄道:“你上次写信,不是说黔中郡田地荒废?而且原本的楚国民众仍旧习惯火烧水淹的粗放种植方式,恐怕补种时收获不多?成都平原已经春耕结束,不需要我过多指导,我想你可能需要我。”
说白了,就是朱襄在蜀郡突然闲下来,见李牧在信中说黔中郡这里的地没人好好种,就按捺不住想找块新地方种田的心。
其实朱襄还想过去巴郡指导种植。巴郡崇山峻岭,正好试验一下梯田。
但巴郡郡守和巴郡豪强都较为“排外”,朱襄和他们打交道很麻烦,便不去自找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