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对朱襄的宠溺,其实比政儿更甚。
所以,韩非其实是朱襄看中的人。
朱襄对韩非格外关注,是因为韩非和他有相似之处吗?
“我还以为朱襄会对我提拔他这个庶人感激涕零,结果他如此清醒。”老秦王先皱眉,然后憋不住失笑,“确实,如果没有夏同举荐,没有政儿舅父的身份,我不会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老秦王也跟着朱襄等人叫子楚夏同了。“夏同”这个名字,确实比“子楚”顺耳。
嬴小政道:“贵族确实看不上庶人。如果庶人展现出比贵族更优秀的才华,除了成为如信陵君等人还算有眼光的封君门客,估计就只有被杀死一个结局。”
老秦王道:“但人才流落民间,总是不妥。用没有根基的士子,总比用心怀异志的六国大贵族强。蔺贽,你的提议,寡人准了。”
蔺贽下跪叩拜:“谢君上。”
老秦王摸了摸嬴小政的脑袋,笑眯眯道:“政儿快去告诉你舅父这个好消息,让你舅父开心一下。”
嬴小政作揖:“是,曾大父。”
他提了提裤腰带,朝前冲去。
虽然嬴小政还不到五周岁,小短腿飞速蹬起来,跑步的速度也不慢。
“舅父!舅父!政儿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朱襄回头:“哎哟,跑慢点,我的小祖宗,摔着怎么办!”
“舅父接着我,才不会摔!”嬴小政一头撞进朱襄怀里,被朱襄提了起来,习惯性地往肩膀上一抗。
“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舅父?”朱襄护着胸前两条小短腿。
嬴小政抱着朱襄的脑袋,笑嘻嘻道:“舅父,曾大父同意发布招贤令,亲自开科取士,招六国士子入秦为官!”
朱襄眼睛一亮:“君上英明!”
嬴小政把下巴搁在朱襄头顶:“舅父可以当面对曾大父说,曾大父就在你身后。”
朱襄转身就是一个叩拜,然后嬴小政太重,压得叩拜的他直不起腰了。
“政儿,下去。”朱襄尴尬道。
嬴小政抱着朱襄的脑袋不放:“我不,嘻嘻嘻,舅父快起来啊,曾大父叫你起来呢。”
“我让舅母打你的小屁股!”朱襄威胁道。
老秦王立刻乐呵呵道:“别下来,政儿,曾大父会下令,不准你舅母为此事教训你。”
嬴小政:“哈哈哈哈!”
朱襄无语:“政儿,我趴在地上,你也脸朝下啊,你难道不难受吗?”
嬴小政:“我还能坚持一会儿!”
朱襄咬牙切齿,这只知道对舅父顽皮的皮皮虾外甥!
第53章 白棉花朵朵
韩非并没有意识到老秦王这次招贤令的意义, 他只是在心里感慨,秦国如此强大,秦王果然很贤明, 很注重人才。
他没有意识到, 其他贵族也不会意识到。
春秋战国时各国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齐国建造稷下学宫,燕国建造招贤台,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举措。
只是这个举措都是君王一时之举,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制度。
就算是稷下学宫, 当荀子这个祭酒被排挤走之后,齐国能够治国的人才都选择了离开。
但秦国不一样。
秦国明面上是建造咸阳学宫, 仿佛要打造第二个稷下学宫似的。但秦国是准备将此次招贤形成一个长期的制度。
不定期的招贤令, 和几年一次固定招贤考核, 其中意义就完全不一样。
魏晋时司马家族为了谋夺曹魏政权, 与世家大族联手,用九品中正制度阻断了寒门的上升途径。经过了被世家大族把持的混乱的几百年, 隋唐宋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