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宁雨趁着不忙时,顺便给连州镇的医生发传单,“可以来我们医院参观学习哦。”

主任:“……”

康宁医院这是什么作风?

韦宁雨还带来了康宁医院出的杂志,人手一本。

“这是我们医院自己搞的,应该有点儿用,买期刊太麻烦了,直接带给你们,有用的话最好,没用拿回家烧火也行。”

罗湘君感激道:“你们能想着我们,我们就很感激了,怎么会烧火?可惜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不然真想多跟着你们学习。”

康宁医院的人好像都很有本事,什么都懂。

尤其是南栀,各个科室的医生都向她提过问题,就没有她答不上来的。

如果细问,她就说看过书、看过论文、看过病历。

但是看过就能记住,这一点也足够可怕。

韦宁雨说:“这好说,我们南医生为了帮笨蛋阮医生,整理出来很多笔记,回头我邮给你们。”

“那就太好了!”

阮乔:“……”

笨蛋阮医生?

她只是和南栀比起来,显得没那么聪明好吗!

在聪明人身边待着太吃亏了!

首都来的医生们都不在意杂志,他们想买期刊会方便很多,而且他们还有首都图书馆,接过杂志后就随手一放。

只有主任翻开杂志,他现在对康宁医院充满好奇。

也可以说是好胜。

本来以为他们会成为连营市的……不能说是救世主,但也差不多。

虽说他也是一心救人的,但人嘛,多多少少有点儿虚荣心。

没想到活儿全被人家做了,他全程听安排。

第一期期刊共有十篇文章,其中四篇是南栀的。

陆随有两篇,剩下的四篇作者不在救援队。

主任先看最后四篇,其中两篇是叫箫珵的医生写的,内容挺扎实,剩下的两篇有凑数嫌疑,不过也可以。

主任又去看陆随的文章。

陆随是心外科医生,内容大多是主动脉夹层、撕裂相关的内容,他和箫珵的文章放在自家小医院实在可惜。

主任最后才看南栀的文章。

南栀的文章涉及的内容就多了,优势十分明显,她好像在整理每一种病症的起因、症状、治疗方案。

不论是医生还是普通人,都能看懂她的文章。

主任心念一动。

他看向南栀,“你这文章……是给医生看的?”

南栀说:“康宁医院的期刊刚起步,在行业内毫无名气,我想着既然都出杂志了,就写得通俗易懂些,让普通人也能看得懂。”

“普通人?”

南栀点头,“您看啊,很多人在发病的时候,身边是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的,比如脑梗、脑出血,这些病如果第一时间送到医院,是有很大希望的。如果能为大家普及这些医疗知识,普通人也能做出判断,及时送医,是不是能救很多人的病?”

“就和扫文盲运动一样?”

“差不多,只不过认字更重要。”

这倒是个新思路,主任写文章时,从没考虑过普通人。

但南栀说得也对,如果普通人也能了解一部分,他们和患者家属沟通起来也更容易。

将来说出“好好的人来医院就不行了”这种话的人,应该会减少吧?

主任嘀咕道:“小姑娘真不简单。”

两天后,医护人员渐渐撤走。

已经没什么可救的了,被掩埋且能坚持到现在的人少之又少。

有的楼沉得太多,人基本都被压死在里面,南栀曾去过地震纪念碑,附近有几栋倒塌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