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栀进来,陆嘉述招呼道:“快来和神外的主任打招呼。”

徐江朝陆随伸手,“陆医生,小陆医生可是我们医院技术最好的医生,幸好有小陆医生……”

陆随的手还没伸过去,就被陆嘉述拍开,她把南栀叫过去,“这是儿科的南栀,你这里要是做手术,也让她多看看。”

陆随:“……”

瞧瞧,他说什么来着。

徐江诧异地看着南栀。

陆教授不介绍自己的孙子,反倒介绍一个不知名的小医生?

主要是看着年纪小,安全感极低。

徐江问:“儿科的医生?我以为儿科只有盛医生。”

南栀谦虚道:“以后还会有南医生的。”

徐江:“……”

“你们是……亲戚?”

他想不通陆教授为何忽然提携一个小辈。

陆嘉述说:“哪能,我姓陆,她姓南,哪来的亲戚关系,我俩没啥关系。”

陆随看向陆嘉述。

陆嘉述:“?”

她看了陆随一会儿,“哦,好像是有点儿关系,这俩孩子订婚了。”

徐江恍然大悟。

难怪要提携嘛,是孙媳妇!

南栀还挺幸运,小医生嫁到医学世家,还有陆嘉述这么个泰斗级人物,不管她有没有真本事,将来都前途无量。

陆嘉述接着说:“不过啊,我还是希望你们俩能晚几年再结婚,这结婚是真耽误事,他爷爷还是入赘到我们陆家的,也没少耽误事,尤其是生孩子,要花很多时间。”

她板着脸提醒陆随,“你管好自己,不要耽误南栀发展。”

陆随:“……”

他就说嘛。

根本不是亲生的!

徐江看不懂了。

但他得给陆嘉述面子,也得给陆随面子,人家都说陆随将来是要接心外主任的班的。

徐江道:“那就一起来看看这两起病例。”

他把X片交给南栀,南栀递给陆随一张,二人都坐下。

不同科室的片子看法不同,好在南栀和陆随看得比较多,还是勤奋的啥都研究的阶段。

“线状骨折?”

“我这个是颅骨骨折。”

徐江点头,“这两人入院后都出现昏迷、嗜睡的现象,而且都有颅内血肿。”

“血肿多大?”

“根据多田公式计算,一个8ml,一个15ml。”

南栀问:“徐主任建议手术?”

徐江点头,“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急重症。”

陆嘉述问:“你怎么看?”

南栀说:“我记得有非手术治愈的病例。”

徐江道:“不手术?这是不是太冒险了,万一病情恶化,就把孩子耽误了。”

陆嘉述问:“能给出方案吗?”

南栀想了想,说:“20%甘露醇每次1~2g每千克,地塞米松5mg,每日静滴2~4次,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脉搏等体征。”

徐江摇头,“如果血肿不能消除呢?太冒险。”

“其实现在就有不手术的病例,而且手术与否,也要看患者的情况。”

南栀娓娓道来,“小儿颅骨比成人更薄,而且有弹性,对血肿压迫的代偿能力也比成人强,小儿合并脑挫裂伤的发生率比较低,相比较成人,有很多优势,这是可以选择不做手术的理论基础。”

“再说患者自身的情况。一般主张血肿量少、脑受压轻、中线移位不超过0.3厘米的,可进行非手术治疗,也就是保守治疗。我刚刚看了这两人的病例,完全符合。当然肯定还需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