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医生跑步并不常见, 南栀知道是有大事发生。
陆随说:“小女孩也受伤了。”
闹事男人的孩子在火车站遇到歹徒, 烈士后代带着女儿去坐火车, 二人要去女孩母亲的老家,他们一家三口已经有两个月没见面。
哪知在火车站遇到孩子被劫持,烈士后代亦是退伍士兵, 冲上前救人,没想到对方藏着自制的短把手枪, 歹徒虽然被制服,但也伤到退伍士兵,就近送到康宁医院进行急救,但还是没能留下他的性命。
“晓灵看到爸爸被对方牵制,着急想帮忙,锁骨被打骨折,需要手术。”
见义勇为的英雄已经离开,不能再让小女孩出事。
但骨折手术比较成熟,医生们的反应似乎不太对。
南栀问:“陆医生,能去看看吗?”
急诊无法做手术,人已经被转到手术室。
骨科医生已经下班,紧急联系了医院附近的医生,幸好对方家中有座机。
手术室前人不少,都是石晓灵的亲人。
“凡松已经走了,晓灵可不能再出事,医生,你救救晓灵,凡松就留下这么一个孩子,一定要救救她!”
虽然石晓灵只是骨折,但石凡松刚刚过世,家人们还没从打击中走出来,聚在手术室门口的十几人都在流泪。
南栀看到这场景,心情很不好。
石凡松是为了救人才牺牲,可他救下来的孩子父亲却不知感恩,为了不担责任,还把刀刃指向医生。
陆随面子大,在医院能刷脸,他找到手术室的人,商量好后去叫南栀。
“进去吗?”
“能进?”
陆随道:“你喜欢看手术,只是简单的骨折而已,进去看看没关系。”
南栀蠢蠢欲动,但还矜持着,“哎呀,我从来没有动过刀子,怕给医生添麻烦呢,哎呀这事吧……”
南栀已经走到手术室门口。
陆随:“……”
一边拒绝一边往里走哦。
两人换好衣服,在手术室内当雕塑。
平时不危及的手术,台上的医生护士都比较放松,聊聊天都是正常的。
今天的手术难度不高,但所有人都神经紧绷。
麻醉医生低声道:“本来手术可以推迟,但是家属情绪激动,你们应该都听说了,石凡松刚刚没救过来,唉,他真是个好人。”
陆随问:“主刀的是?”
“骨科的小李,小李工作两年了,挺认真的,其实我们都想等主任来了再手术,毕竟是小孩子,比较保险,说实话麻醉用量多少,我都寻思了好一会儿。可不是每个人都是你姑姑。”
南栀说:“石晓灵九岁,比新生儿强得多。”
“可不,如果是婴儿,更不能乱用药。”
南栀摇头,“不仅如此。”
儿科手术与成人手术有很大不同,极易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先说□□,足月新生儿□□总量约占体重的80%,婴儿占70%,2岁以上儿童占65%,成人只占60%。
□□又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新生儿细胞外液占体重的40%,1岁婴儿为25%,2岁以上才与成人相似。
“新生儿手术时,细胞外液、总□□都会明显下降。”
麻醉医生看了南栀好几眼。
听起来对儿科很有研究,但又没见过。
印象中儿科只有一个正经医生,姓盛。
和其他医院的医生一起开会时,对方还会拿此事逗康宁医院的医生,说他们的儿科要单方面关门大吉了。
院里对儿科也不重视,康宁医院最重要的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