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采山货,又是满满的收获,背篓还有些沉,从山上到山脚足足走了一炷香功夫,到竹楼正好是西山日暮。
大黑饿的直叫唤,在江云腿边摇尾巴绕圈,弄的江云不好摘辣子,他摸摸狗头道:“回去、就给你吃,你别拦我。”
大黑眼睛圆溜溜,大约是听懂了,尾巴摇的更欢,自己跑一边扑蝶咬草去了。
张翠兰把菜都摘了,直起腰捶了捶,道:“这两日有的忙了,又是炸菌油又是做月饼,今儿武小子还被村长叫去,让他帮忙搭设中秋拜月的台子。”
拜月是大历朝的习俗,是为了祈求平安康健的活动,有的村子还会请戏班子来唱戏。
“听说上阳村到时候有唱戏的来,咱有空就去看看。”
江云眼前一亮,听到听戏都是期待,他长这么大还没听过呢。
“我、我今晚就把油炸出来,月团子、我也会做。”早些把事情做完,中秋那天就有空去听戏了。
“成,咱娘俩一起,”张翠兰是过来人,哪能不知道儿夫郎在想什么。她笑而不语,云哥儿这才像年轻哥儿的样子嘛,爱玩有朝气。
背篓装了辣子和菌子更沉,江云怕茄子把菌子压坏了,只能抱在怀里,小心翼翼看着脚下的路。
过了桥是柳家,江云稍微停留看了一眼,柳家大门紧闭。他想找玉哥儿,但是没办法,柳玉的爷爷管的严,拘着柳玉在家读书,只每七天放出来一次。
江云不识字更不会读书,他以前偷偷看过江墨的书,一个字也不认识,却能看的津津有味,因为上面有插画。
张翠兰发现江云没跟上,回头看才知道是想小伙伴了,她给出了主意:“咱不是摘了这么些菌子,给送些去,多少是个心意。”
“好,”江云点点头,敲柳家门的时候有些怯怯,敲完门就后退一步等人来开。
开门的是柳玉的娘,长的温婉平和,说话也轻声细语。
“你就是顾家夫郎云哥儿吧,我常听玉哥儿说你,快进来坐。”柳夫人见了江云便笑,忙把人请进去。
江云眼神往里看了看,有些畏惧柳玉的爷爷,便驻足小声道:“谢婶子,这是我摘的、菌子,不值钱的,拿来给你们尝尝。”
柳夫人给江云拿了些果子出来,道:“今儿玉哥儿没背完诗,被他爷爷罚了。改日趁老爷子出门了,我将他偷偷放出来再找你玩。”
她是听说过江云这个人的,是个识大体懂道理的小哥儿,也放心儿子和他玩。只是有老爷子在,柳夫人也不敢放人出来。
江云点点头:“我明白的。”
这次没见到柳玉,江云有些失望,还听说小伙伴被罚了,更是担忧,想着有空做些果子拿给玉哥儿吃。
他从柳家出来,发现张翠兰已经走的很远,在一片人群中瞧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