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给杜巧打扮起来。

柳荣拿出银簪和胭脂来,给杜巧添妆。杜巧慌张的说:“恒媳妇不用了,嫂子给了我不少嫁妆了。”

柳荣笑着交给春花给她带上,“我娘给的是她的,咱们之间也有姑侄情分呀。”

孙氏忽然感慨起来,“哎,这花老二那头也是一个人,这结亲的送亲的满打满算也就是一桌人。”

杜巧也跟着想起了以前,自己也曾经有一大家子家人,眼睛红了。柳荣知道,那场人为的灾难毁了太多人的生活了,“娘,巧姑,日子还长着呢!”。

门外响起了鞭炮声,花老二穿戴整齐的站在院子里,孙氏强忍着泪把着门说,“花老二,我们现在就这么一个妹子,就交给你了,你可别让她受委屈。”

花老二深深一辑,“谢谢嫂子成全,我花老二孤苦一生,如今有了自己的家,一定会珍惜巧儿的。”

柳荣在屋子里帮杜巧盖上新娘盖头,和春花扶着她走出去,几人目送牛车走远了,孙氏还是忍不住哭了一场。

杜杏有些不知所措,柳荣拉着杜杏在边上坐着,也不说话,让孙氏哭一场也好,伤口总是要被泪水多次的冲刷,才能愈合。

傍晚送嫁的人回来,孙氏详细问了那边花老二新房的情况,杜祥让她放心,花老二这一个冬天将房子里外都粉刷了,家居也换新的了,门口新打了井,而且过了年还得盖两间新房,巧儿在那比在咱这还适应还舒服。

孙氏又想起来,“花老二落户杜家庄了,可有地?”

杜祥说,“落户的时候,柳大人给他划了 5 亩地,不过都是荒地,现在还没开出来,等过年慢慢开,就能种粮食了。”

孙氏感叹:“花老二种花行,这种地还是差点意思。哎……”

杜祥安慰她,“行了,别不放心了,亏着大伙一块努力翻了案子,巧儿这不是嫁人了,这是回家了呀。”

一句话,引的夫妻二人又流下泪来。

杜恒眼眶也红了,示意杜毅跟着自己出来,站在星光下,杜恒转头,“二弟,你是有读书天分的,将来应该会做官。但是做好官不容易,可是想想咱家的遭遇,哪怕是不容易,也要想办法做好官,而且要做大官。就好像世子爷那样,只有官职大了,你才有办法保护别人帮助别人。”

杜毅重重的点了点头,杜恒拍了拍他的肩膀。柳荣在屋里看到这一幕,想着下回去叶院,直接问柳封能不能送她几本书,毕竟柳封算是自己大哥,而且也不缺买书的钱。

总算忙完最近的布包赶制和杜巧的婚事,而小年已经到了。杜家老两口要一边做竹编一边准备过年,柳荣稍微休整了一下,也要制作年前最后一批刺绣。

杜恒又陆续从侯府带回来几样花茶,再加上家里做的菊花茶,一共有一百来斤。

两人早上起来,一边去河边送杜恒,一边聊着明年的安排。

“我这两天一边刺绣,一边画几个簪子、发夹的图样,你回来看看。”

“好的,你昨天说的那种拢发的发夹,我觉得思路很好。”那其实是柳荣前世,从视频网站看到的竹编发饰,盗用了两个。

“杜恒,你说咱们要不要在县城买个铺子,售卖花茶、竹艺发饰?门脸也不用很大,这样的生意和彩云坊不冲突。”

“没问题,你一定想的很周到了吗?”

“也没有啦”,柳荣拉着杜恒的手摇晃着,“不过确实想了一些,先和你聊,回头我写的初步的思路。首先,我手里有一百六十两银子。我找芳姐打听过, 不用芳姐家铺面那么大的,就买个小的。那种前面一个铺面,后面两间到三间的房子,租的话一个月二两,要买的话估计要六十两,咱们买得起。等我想好了,我拜托芳姐帮忙留意着。估计从购买、过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