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1 / 2)

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女医早已告老还乡,伴产姑姑业已过世,至于旁的便都是宁王府的家仆,更是无处下手。

忙碌了两日,竟是一无进展。

第159章

时日进了腊月,天气一日冷过一日,连下了两场雪,越发的天寒地冻起来。

年底了,铺子的买卖极好,前来置办年货的客人队能排到街那头去。

借着易家铺子的光,巷子里别的店铺生意也比往年好上那么三四分,就连巷口常年卖油糕的摊子,每天也要多卖出百八十个。

这街上住着的人家,都十分高兴,言说易家真是个福气人家,笼着大家一起发财。

秦春娇照旧每日忙碌着铺子里的生意,她还要照看孩子,此外更得吩咐备办过年事宜,可谓是忙到了十足。倒是好在弟妹黄玉竹也是个麻利能干的妇人,妯娌两个相互帮衬着,倒也说得过去。

这日下午,铺子里的存货已然卖的差不多了,生意较往常略微清淡了几分,秦春娇便将铺子交给了宋青和老胡照看,她在屋中看着孩子,同黄玉竹一道做些针线。

今日天气晴朗,日头洒了一地,照在身上,颇有些暖洋洋的。

屋中的炭盆里炭火烧的红旺,炕皮也烧的烫热,令人有些昏昏欲睡。

秦春娇坐在炕沿儿上,一面绣着一只虎头鞋,一面照看着车里的孩子。

易晗被喂养的白胖,穿着外祖母给做的绣了宝葫芦的小袄,躺在车子里酣睡着。

秦春娇绣上两针,便抬头瞧瞧,不时替他掖下被子。

黄玉竹绣着一方鞋面,嘴里说道:“嫂子,你说宁王爷那件事,近来怎么没见动静了?莫不是,就这样算了不成?”

秦春娇没有言语,低头做事。

黄玉竹便找了闲话来讲:“嫂子,宁王爷会认晗儿这个孙子么?”

秦春娇这方停针,抬头一笑:“他认不认都无关紧要,我和峋哥也不稀罕那些。晗儿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能将他好好的抚养长大,并不需要倚靠外人。”

黄玉竹微微颔首:“嫂子说的是,这宁王二十多年不闻不问的,猛不丁的跳出来就说自己是大哥的亲生父亲,想白捡个儿孙,哪有这么便宜的事?”说着,她忽然笑了一下,又说道:“我家那口子也是好笑,头两天里日日失魂落魄,生恐他哥不认他了,我瞧着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的。”

秦春娇听着,只是笑了笑没有言语。

黄玉竹又说道:“嫂子,说起来我还真挺佩服你和大哥的。寻常人遇上这样的事,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富贵,哪个不是上赶着去认亲?大哥不肯认,嫂子你也不劝他。”

秦春娇这方笑道:“劝他什么?我们自己过得好好的,峋哥为这事心里不痛快的很,又去认什么?”说至此处,她微微一停,便说道:“至于我,峋哥无论怎么做,我都是赞同的。”

黄玉竹点头称是,说了几句家常闲话,忽然问道:“大哥这几日都在忙什么,早出晚归,有时候还不在家中歇宿。我问着嶟哥,嶟哥也不肯说。”

秦春娇面色恬淡,看着手里的针线,轻轻说道:“他们不说,自有他们不说的道理。”

黄玉竹听着,便不问了。

过了片刻,易晗醒来,又是尿湿了尿衬,又是饿了,大哭起来。

两人手忙脚乱,好一顿收拾。

到了傍晚,日头落下地平,天际飘来几朵彤云,竟又落起雪来。

今日有乡下才送来的野鸡,秦春娇便用瓦罐,做了个白果炖野鸡。易家地头有几株老银杏,每年都能收获许多白果。

天气寒冷,易峋在外奔波了一日,回来该是冻透了,她想做点能暖身子的吃食。

这些日子,易峋和陈长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