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妥善收藏起来了,只是沾染了灵气,远远还没到能蜕变成灵物的程度。

而能鉴定出“正在蜕变中的无主灵物”的唯一一枚鉴灵铜镜在她的手里,就连鉴灵铜镜的制作者杨书芹大师本人,手里现在自用的鉴灵铜镜都还没有她这枚的鉴定能力强。

她估计这事儿,估计还只有她一个人发现了,便想趁别人还不知道无主灵物价值的时候,再找一个有成为无主灵物的老物件,供给灵气,让它和镇水石犀一样,加快成为灵物的进程。

如果这一次,同样也能得到灵魄的话,基本上无主灵物能诞生灵魄的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以宋妙竹手里掌握的灵物资源,弄一个对其他人来说,除了收藏和观赏价值,基本没什么用的老物件还是很容易的,即使它身上有灵光的痕迹。

只是宋妙竹想弄个纸扎方面,或者和纸扎沾边的老物件,万一其中有灵魄,匠人的记忆剪影还能派上点用场,只是这样的老物件找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纸张的保存,总是比别的要困难很多。

而纸扎老物件,就更难找了。

毕竟纸扎大多用于祭祀和丧葬,做的再精美,也没人愿意去收藏保存这东西。

宋妙竹不仅找了国内的收藏品,连国外的都没放过,和纸扎最接近的老物件,就是皮影了。

东西是在国外一个拍卖行的拍卖清单里看到的,一个清代老皮影箱,里面少说也有几百件皮影。

宋妙竹看了网站的照片,确实是老物件,制作精美,她一眼就喜欢上了,只是还没有沾染过灵气,看不出有没有蜕变成无主灵物的潜力。

不过架不住她喜欢,就算没有蜕变成无主灵物的潜力,买回来看看,也能给她不少设计纸扎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