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那么好的命,赶紧给我垫上,好在这一路没人,否则被人看到定是丢人现眼。”

“娘,女儿求你了,我几年没有买件新衣,往日采药也挣了不少银子。”

“要条带棉布的月事袋你也不给,你给哥哥做的里衣都是棉布,你怎么能偏心成这样。”

妇人沉默下,没作声,片刻后又听她说道:“你是女娃,怎能和你哥哥比。”

“看你能哭得啥时候,我就先回去了。”

话落,离开的脚步声也跟着响起。

女子娘亲离开后,她哭得更伤心了。

林玉禾听得心中很不是滋味。

她初来月事是十四岁,正是嫁给谢书淮的那年,月事袋是崔氏给她做的。

棉布还是谢书淮去买的了。

心中微暖的同时,也替这个小姑娘难过。

女孩还以为没有旁人,哭得越来越伤心。

林玉禾爬上石阶,循着声音找了过去。

在一个歇脚的台阶上,见一个穿补丁的小姑娘,她背着一捆柴火。

慢慢往家中走,裤子已被月事染红。

林玉禾来不及多想,忙叫住了她。

“前面的姑娘,你等等。”

突听一阵声音,吓得小姑娘一愣。

她转身的同时,林玉禾才看清,是村中木匠家的大丫。

大丫看到身后有人,忙捂着自己被打湿的裤子,一脸难堪。

“你别怕,大家都是女子,你在这里等等我。”

“我有两条月事带,做好还没用过,里面垫的就是棉布。”

“如今我怀着身子也用不上。”

大丫不敢相信,还有这么好的事。

而且给她送月事袋的,还是村中人人都厌弃的林娘子。

都说她好吃懒做,嫌穷爱富。

林玉禾从石阶下来,恰巧遇到从书院回来的谢书淮。

两人都没说话,一前一后地往家里走。

“这两日,你都在书院门口卖小食。”

前面的谢书淮冷不丁的问了这么一句。

林玉禾以为谢书淮又要训斥自己,让他失了面子。

心中有气,回道:“我的事不要你管,反正你说了,我们现在不是夫妇。”

“也不会丢你的人。”

话毕,把谢书淮往旁边一推,直接越过他,回家去拿东西。

林玉禾不敢大跑,等她把月事袋送到岔路口时,天色也黑了下来。

大丫接过她手中的月事袋,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玉禾姐姐,你真的给我了吗?”

“给你了,快些回去。”

“嗯。”大丫当然高兴。

回去的脚步也快了许多。

翌日,林玉禾早早让四叔把果露和江米饭送到书院门口。

她并没因为谢书淮昨日的态度,就打起了退堂鼓。

虽说她想弥补自己往日对谢书淮的伤害,可也是有原则的。

不偷不抢,靠自己双手挣银子,没啥可丢人的。

林玉禾一来,就发现了书院门口又多几个小贩,她们还是红叶村的人,卖的也是江米饭。

林玉禾泄气了不少,心想着只怕自己以后的生意就没那么好做了。

不料,书院侧门一开,齐刷刷的人都涌向林玉禾这里。

也有人去旁边几家询问,一问价钱,再一看品相。

又回到了林玉禾这里。

就在江米饭快卖完时,一辆马车停在了林玉禾的小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