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听她说出来意后,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再次确认,“李姑娘,你说送我们书院寒门学子,一人一套冬日棉衣?”
“是的,山长。”
冬日马上来临,不少寒门学生能到了冬日,因为没有棉衣耐不住严寒。
都不能到书院来上课。
大晋多年没有战事,也算国泰民安。却还有许多百姓们到了冬日,依然做不到家中一人一件棉衣防寒。
李云萝听说,这些学生们寒冬腊月时便只能待在家中。
为此,书院也就少了很大一部分束脩。
而这些学生不能到书院来,缺了课业对他们日后科考当然也有影响。
山长听后兴奋不已,“许阳县人人都在传,李家有个经商的天才。不想还是个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活菩萨。”
李云萝对这些客气之词,并没放在心上。
她并非真正的大善人。
而是她那个时代的一种营销手段。
自得李云深同意后,几日过去他们的棉衣铺子旁边,又开了一家纸墨店。
学子们能不穿棉衣,却不能不买笔墨纸砚。
而且这个是长尾效应,就如同人们一日三餐一样必不可少。
一件棉衣就把学子们的心收买了。
哪怕是别的书院,一听李家有了大善人的名号,也会相继去买李家的纸墨。
这就是人心。
“不过山长,小女也有一个条件,我们李家能力有限,目前也只能给你们书院的寒门学子送棉衣。”
“为此,就需找一人做见证。”
山长十分赞同,这个要求倒也合理。
“那李姑娘想找何人做见证?”
“小女想让甲子般的谢书淮来当见证人。”
书院学生多至百人,能让山长记住的人不多。
但谢书淮品学兼优,在山长心中的印象很深。
山长好奇道:“不知李姑娘与他是何关系?”
李云萝羞涩一笑,“他是小女的未婚夫婿。”
第57章 微妙的变化
李云萝一离开书院,山长就把此事告诉了谢书淮。
山长出面,谢书淮当然推脱不了。
他是李家未来姑爷的身份,在整个书院都传遍了。
山长特意交代让谢书淮,后半晌带着云香书院寒门的学子们,去李家铺子领棉衣。
那天,李家成衣铺究竟送了多少件棉衣谢书淮不得而知。
他也没有心思留意。
倒是棉衣铺子旁边的纸墨店,生意却是好得很。
看热闹地想进去买些纸墨,都挤不进去。
谢书淮带着别人去领棉衣,任务完成后,他自己则是一件都没拿。
铺子的伙计也是一脸为难,他们姑娘最想送的人却一件也没送出去。
告别同窗们后,谢书淮去了趟药铺。
近日天气渐凉,崔氏的咳喘病又犯了。
回到家中林玉禾正在给崔氏熬药。
她穿了件暗红色短袄,晕白的脸颊隐在缭绕的烟雾中,仿若隔着一层薄纱 。
悄然勾勒出她愈发圆润的身形,让她看上去比平常更加柔美温婉。
看她盛好汤药,往崔氏的房间端去。
谢书淮伸手接过。
“给我吧,你歇歇。”
林玉禾没歇息,她身子不累时,不喜欢闲着。
清洗好锅灶,便准备做饭食。
这两日的饭食都是她在煮,崔氏病了还有运姐儿要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