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知道前些年我伤了你的心,但我是有苦衷的,那时我被卓长东缠住,根本摆脱不了,我只有离开家才能避免咱家被影响,被清算。”余秀丽哽咽地说出自己的不得已,泪水涟涟地看向余铁山,满脸希冀地问道,“爸,你原谅我这一回好吗?”

余铁山静静听完后,视线落到前妻的墓碑上,许久才叹了一声气:“你可求得她的原谅?”

墓碑上有着王桂花的照片,却在一刹那间变作死不瞑目的狰狞模样,倏地朝她扑来,余秀丽被吓得尖叫倒退,被余铁山扶住手臂才发现那只是幻觉。

但一切都晚了,余铁山神情悲痛地望着她,嘶哑地问道:“二妹什么时候走的?”

“爸,你说什么,我听不懂。”余秀丽不肯认。

怪力乱神的东西,只要她不认,就不是事实!

……

余舒心等在陵园外,许久才见父亲一个人出来,其神情不对,便开口问道:“爸,出了什么事?”

“是不是余秀丽又搞事了?”余大福捋了袖子,“我进去揍她一顿!”

“别去。”

余铁山拉住了儿子,看着面前这一双儿女,又朝他们旁边虚无处看去,神情悲伤。

余大福顿时有些发毛了:“爸,你看什么?”

余铁山收回视线,嘶哑地说道:“大福,大妹,以后你们就当二妹已经去了吧。”

第四百八十一章 恢复高考

余舒心闻言,便知道父亲对余秀丽的身份有了某种判定,她没有追问,也没有说什么,只点头应下了。

余大福却不知想到什么,目光游移,脸色变得煞白,急哄哄地远离了陵园,之后再没主动提起过余秀丽,却偷偷寻了道士,花大价钱买了几张符贴在家里,门楣上还挂了一面铮亮的镜子。

好在如今风气宽松许多,邻里只背里嘀咕笑话几句,并无人举报。

好吧,怕是举报也无人关心。

因为在10月21日这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新闻,明确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

这一消息如一阵飓风席卷了全国上下。

从城里到农村,从工厂到部队,从学校到田间地头,所有有志高考的青年都激动起来,一个个欢呼、讨论,然后急切地寻找初高中课本。

十年空白期,许多人的书都被卖去收购站,或者被用来卷烟、糊墙,甚至擦屁股纸。

如今却是一书难求,书店被人挤爆,废品站也挤满了灰头土脸的淘书人,依旧没弄到书本的就只能发电报请亲朋好友帮忙。

相比之下,余舒心要轻松许多,她的书本笔记一应俱全,复习也已完成了一轮。

通知下来的当天傍晚,余舒心还未开口,孟建国就与她道:“你去吧,你去参加高考,孩子们我会照看好。”

他这话刚落,孟瑞军三兄妹一起从外头跑了进来,满脸振奋地说道:“不用爸爸照顾,我们要跟妈妈一起参加高考!”

孟建国当下皱了眉,余舒心微愣过后,也摇了头:“不行,你们没到高三,不能参加高考。”

“我们可以跳级。”三兄妹异口同声说道,显然是尝到了跳级的甜头。

余舒心被逗笑了,轻拍了下他们的脑门:“你们连高二的课程都没学完,即便学校允许你们跳级参加高考,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三兄妹有些不服气,因为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而且之后的课程他们也大致看过,自认不比前几届的毕业生差。

但他们却不知,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