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人里又分几拨,一拨人在前头刨土,一拨人跟着拔花生,最后一拨摘花生,分工合作。

花生是种在柑桔树之间的空地上,前两拨人都得顶着大太阳干活。

余舒心是最后一拨摘花生的,可以坐在树荫下,抬头望一眼枝头上青桔子解解馋,低头抓起一把花生摔打掉泥土,再将一颗颗花生从根茎上捋下来,颇有些意趣,也比另外两拨轻松一些。

但她很快发现,自己轻松不起来,因为面前堆起来的花生总是摘不完,而且越堆越高。

第二十四章 碰瓷

抬头看见孟建国又抱着一摞刚拔下来的花生朝她走来,余舒心心底哀叹一声,等对方放下花生,就起身与他商量道:“孟同志,你能拔得慢些吗?我有些摘不过来。”

孟建国闻言微愣一下,垂眸看见姑娘热得发红的脸,还有她面前堆得快与她等高的花生,心底生出一丝歉意:“你去歇会,我来摘。”

余舒心一听,连忙拒绝:“你拔慢些就行,不用帮我干活,否则生产队长看见了,肯定要批评我的。”

集体干活就是这样,你可以干慢些,但一定要有积极的态度,不能老在别上歇着。

于是,磨洋工就出现了。

当然,分组劳动一定程度地减少了磨洋工的情况,因为一组负责一块地,你今天干不完,明天还得来干,工分却是不变的。

但只要组员一多,那就必定有磨洋工的人。

余舒心倒是没想磨洋工,她干活的速度也不慢,但是谁叫她的搭档是孟建国呢。

这男人干活太快了,好似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可苦了她使出吃奶的力气也跟不上。

要是不知内里的人瞧见,只当她是个磨洋工的。

她这刚下乡的知青,要是落下个偷懒的名声,总是不好听的。

孟建国也是村里长大的,一想就明白她的为难,他说了声“抱歉”,就回到了花生地,与慢悠悠刨土的钱老太太换了活。

余舒心:“……”

所以,有些人是天生勤快不会偷懒的吗?

好在,钱老太太是个干活慢的,余舒心的工作变得轻松起来。

这时,隔壁小组负责拔花生的丁爱红,忽然掀开草帽站起来,摇摇晃晃走到他们这片花生地里,冲着钱老太太问道:“钱奶奶,我能跟你借口水喝吗?我有些口渴,还头晕……”

说着话,她的身体又晃了下,钱老太太哎呀一声,丢掉手里的花生搀住她:“丁知青你这是要中暑啊,赶紧去树下凉快一下。”

“没事,我还能坚持。”丁爱红扯出一个坚强的笑容,挣开了钱老太太的手,然后两眼一翻,直愣愣地朝着孟建国的方向倒了下去

嘭!

丁爱红砸在地上,孟建国及时收起锄头让开地方,于是她躺得很平整。

两眼紧闭着,没有半分遮掩地被太阳暴晒。

四周干活的人有些懵,倒是边上的钱老太太嘀咕了一句:“这丁知青可真会找地方晕倒,还好孟家小子锄头收得快,不然磕到脑袋那可要命咯。”

“那可不,后脑勺开了瓢,不死也得傻,这丁知青可真豁得出去啊。”

“不豁出去咋能赖上人啊?城里有个词叫什么来着……碰瓷,对,就是碰瓷!”

没人是傻子,很快就有精明的大娘大妈瞧出了丁爱红的算计,话里话外都透着讥讽。

生产队长刚好巡视过来,瞧见这一幕急了:“你们都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赶紧来个人把丁知青背去卫生室!”

有个壮小伙刚要响应,但被自家老娘拽住了:“你上去凑什么热闹,不怕人赖上你?”

“娘,我这不是做好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