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的具体过程。
齐教授不疾不徐说道:“先取来干稻草放置水中浸泡到变色发软,用铡刀切成5~6寸的草段,然后跟牛粪粉、石灰,豆饼按比例拌匀了,将其堆成三尺高的草堆,用塑料薄膜密封,放在太阳下爆晒,三天后翻堆补水,再放四五天后,取肥沃疏松的田土或者园土,敲碎过筛,加石灰和饼粉各1%,用水调制湿润,盖上塑料薄膜,发酵3~5天,即成床土。”
余舒心拿了纸笔,快速的将他所说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比她前世只凭两眼观察到的清晰明确多了,但带着明显的学院派风格,而她很无奈地举手说道:“老师,咱们大队没有塑料薄膜。”
这年代,很多工业品稀缺,尤其是石化产品,她记得在前世要过几年大队才采购到塑料薄膜,用于秧苗的培育。
齐教授沉默了一会说道:“没有薄膜,就用报纸替代,烧柴烘烤吧,提高温度。”
余舒心无奈道:“老师,我们实验阶段可以烘烤,一旦大面积推广,烘烤就不现实了。”
齐教授喟叹道:“那就不烤了,延长发酵时间看看。”然后指着牛棚围墙的墙角,“就在那堆料吧,我睁眼就能看见。”
“老师,这里离您的住处太近了。”余舒心不太赞同,毕竟是埋汰的东西。
齐教授失笑道:“我都已经住进牛棚了,哪还讲究这些?”
第一百七十四章 屎壳螂白脖子,新鲜啊!
下午,二赖子挑着一担柴火三步一歇地走进村里,引来村民一阵好奇,纷纷出言调侃。
“二赖子你咋变勤快了?”
“这可真屎壳螂白脖子,新鲜啊。”
二赖子放下担子,抻着脖子跟人对呛:“你们才是屎壳郎!我现在可是跟着余知青干活,等我们的蘑菇种出来,我把技术学到手了,你们都得喊我一声技术员,请我指导你们种蘑菇!”
说到技术员,他得意地挺起了胸膛,嗓门特别高,都传到了马路边上的院子里。
这时,那院子隐约传出婴孩的哭声,二赖子立刻要往人家院里蹿,但被听热闹的村民围住了,追问他这个种蘑菇是咋回事。
二赖子“只好”留下来吹牛,不过眼睛不时往路边院子里瞄。
这院子正是季家院子。
“小宝又哭了,应该是饿了,我抱出去喂米糊吧。”
吴来弟来到床边,伸手打算抱走啼哭的婴儿,但被丁爱红挡开了。
“把米糊端进来,我给他喂。”丁爱红是一刻也不会让儿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吴来弟只好出去端米糊,开门那一刹那,二赖子吹牛的声音就清晰传进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