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有十几个大队,有的远,有的近,远的确实会走得比较累。”季元杰微笑着回答丁爱红,又分了一些目光给前头的余舒心。
见她快走到牛车前了,季元杰冲着赶车的老王头喊道:“王叔,麻烦你帮余同志提下行李放到牛车上,咱们很快就能出发了。”
老王头闻声收起了手里的旱烟枪,笑呵呵地朝余舒心伸手:“女娃子,行李给我吧。”
看着老王头亲切的笑容,余舒心想起了前世跟老王头学赶车的经历,余舒心不由得笑起来,抬手把行李递过去:“谢谢王爷爷,我叫余舒心,王爷爷以后叫我小余就行。”
“行,小余,王爷爷把你的行李放个好位置,保证不会掉下来。”老王头笑呵呵地拨弄了一下板车上已经放好的行李,挪出了中间一个位置,放上了余舒心的被褥和包裹。
早先到的是三个男知青,见此并没有异议,丁爱红却不满了:“我的行李箱放哪啊?都没位置了。”
“我来给你放,放心,不会掉下去的。”
季元杰来到了牛车旁,宽慰了丁爱红一句,又跟三名男知青商量了一下,就把行李箱摞在别的行李上,但有意避开了余舒心的被褥和包裹,然后拿绳子给捆上。
丁爱红满意了,得意地冲余舒心哼了一声。
余舒心只觉得好笑,这样一个四处播撒阳光的“暖男”,丁爱红喜欢,尽管拿去,只别挨着自己就行。
可惜有人不自觉。
季元杰凑到了她身边笑道:“余同志,你和丁同志一起上车吧,我们几个男同志发扬一下风格,一路走回去就行。”
“被”发扬风格的三名男知青,神色都有点不太好看,因为他们跟老王头都了解过了,公社距离大队有二三十里地,还是不好走的土路。
余舒心看了一眼三名男知青的脸色,冷淡地冲季元杰道:“男女平等,我不需要男同志特殊照顾,我提议大家轮流坐车。”
听到她的提议,三名男知青露出感激之色,纷纷跟着她举起手表示赞同。
季元杰脸上的笑容僵住。
丁爱红的脸瞬间黑透了,她愤恨地瞪了一眼余舒心,转头又娇嗔地冲季元杰道:“季同志,我也不想搞特殊,但我之前在火车上晕车,吃不下东西,现在都没缓过来,身上没力气,也走不动道。”
季元杰听到丁爱红撒娇,下意识地看向余舒心,却见余舒心已经率先朝前走了,他叹了一声气,对丁爱红道:“咱们就按余同志说的轮流坐车,但我的那一次让给你,你就不用下来了。”
“谢谢季同志。”丁爱红高兴地道谢,迅速坐上牛车,又得意地冲着余舒心的背影哼了一声。
第十章 自荐
日落西山时,一行人终于抵达漓源大队的大队部,见到了大队书记,以及准备接收知青借住的五户人家。
余舒心见此不由得愣了一下,前世她晚了两年下乡,入住的是知青点,而不是村民家里。
大队书记解释,他们是头一批来的知青,大队得到消息晚了,匆忙间盖不出知青宿舍,所以需要他们在村民家里先借住一段时间,这样也有利于他们更好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劳动。
知青们一听只是临时借住,心底的抗拒就减少了许多,开始认真倾听大队书记介绍各家的情况。
对面的村民,也在观察新来的知青。
从一开始,余舒心就察觉有道视线黏在自己身上,从容貌打量到穿着,又从身段打量到她的手脚,好似在挑选合适的牛马一般。
这道视线的主人正是季元杰的母亲,余舒心前世的婆婆,吴来弟。
见她抬眸看过来,吴来弟立刻冲她露出和善的笑容:“余知青,你来我家住吧,我家有个跟你年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