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带笋干,已经过去快一个月,楚宵这次足足带了三百斤,不仅有笋干,还有蕨菜干、木耳等物。
姜榆将酸笋给他,另外还有三篇稿子,两篇散文,以及一篇短篇小说。
小说她不敢写什么重生穿越之类的内容,甚至连爱情类武侠类都是八十年代之后才兴起的,深思熟虑之后,写了一位饱受婆家苛待,然后勇于投身革命,牺牲之际,放心将女儿交给组织的悲壮小说。
这篇小说她斟酌了许久,最后精简到三千字,不过对于发报刊来说还是长了,所以她在最后建议报社可以分为两期发表,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本来小说她是打算邮寄的,楚宵说反正是去省城,到时候打听一下报社位置就行,免得浪费邮费。
同样拜托他一起携带的还有程建辉,写了厚厚一个信封,看着比姜榆的还多。
程建辉眼神热切,生怕被楚宵弄丢似的。
“你也投文汇报?”
“嗯。”
说着他看一眼姜榆,顿了下:“还是省城日报吧。”
这是怕和姜榆争抢名额?
不过省城日报的要求比文汇报要高,这么有信心?
收拾好一切之后,大队长便赶着牛车带楚宵出发去市里,之前公社是每隔十天才送一次猪肉,现在明显感觉城里的需求多了起来。
南方都这么缺,北方更是。
前些天爸妈寄来的信,虽然说的隐晦,但姜榆已经能感觉形势越来越紧张。
大街上人心惶惶,除了上班下班,以及必要的买东西,基本不出门。
像是肉、鸡蛋这些东西,即便是拿着票和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还有六年,知青便能回城和参加高考了,社会也会前所未有的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想着这些,她内心也多了些期盼。
楚宵坐上牛车,虽然颠簸但并不难受,就是这速度确实难挨。
安和乡公社其实距离市里并不远,所以这中间才没有城镇,就是没通电也没车,明明两个小时的车程,硬生生拖到六七个小时。
再转火车,等到达省城,已经是次日,马不停蹄的雇了一辆板车运去日化工厂。
“这是什么?”食堂大厨嗅着鼻子闻,非常感兴趣。
“秘法泡制的酸笋,您瞧瞧,汤汁清亮、酸笋嫩黄,随便怎么做,都好吃,不过我最爱吃爆炒的,酸笋切碎点,再加些肉沫,然后倒入辣椒和蒜末一炒,特别下饭。”
大厨拿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居然没发臭,软硬也适度,这是怎么泡的?”
楚宵笑的爽朗:“王大厨您就别和我们乡里人抢生意了,这酸笋你需要,我随时给您送来。”
知道他是厂长的关系,王大厨也不可能真正打听秘法,刚才就是顺嘴一问。
“那我试试菜,要是大家喜欢,下次酸笋也加入菜单里。”
楚宵对酸笋很有信心,这阵子知青所里,无论酸笋怎么做,都是最受欢迎的菜肴。
姜榆就像一个宝藏,他永远都挖掘不完。
泡制的这批酸笋质量很好,只需要稍微冲洗就行。
甚至王大厨做的时候,还切了几颗里面的泡椒和泡姜,然后再像楚宵所说的,加入一些肉沫以及蒜末爆炒。
只是瞬间,酸笋霸道的香味便充斥整个厨房,迅速分泌大家的口水。
“老王,这是做什么呢?怎么闻着比酸豆角还酸?”
“好香啊!老王,快给我尝一口。”
爆炒类的菜出锅都很快,酸笋金黄,辣椒红艳,混合着肉沫的油香,旁边的学徒早已盛好几碗大米饭,这道菜,就是要配米饭才香。
王大厨先来上一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