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主编走进来,他决定让主编来处理,不过他并不抱太大希望,因为在此之前,他们日报确实很少刊登这类比较纯粹的散文。
主编果然为难:“遣词造句确实不错,看着我都向往这安和乡公社,但就像于编辑说的,深度不太够,退回去吧,留言给作者看能不能改改。”
韩枫闻言心一沉,他觉得再改,加入什么所谓的意义,这文章就不美了,可惜他只是一个小编辑,做不了主。
而相对的二层小楼里,文汇报编辑部却是一致通过了姜榆的另一篇文章。
“好久没看到过这么赏心悦目的文字了,看看这写的多好,‘山村小溪,潺潺流水,给人带来宁静和放松’,‘青山绿水,日出日落,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可是主编,会不会太空泛了些。”
“空泛什么,这山村人情淳朴、和谐友爱,不正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嘛,这是高级的赞扬。”
“那就作为下期的刊文印刷了?”
“嗯。”
第47章 急迫回来见她
心中记挂着人,楚宵办完事就风尘仆仆的回了公社。
只出门两天,人看着憔悴了许多,青黑的胡茬冒出,多了些男人的成熟。
大队长看着都不好意思,现在出门一趟不容易,火车上更是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如此费心费神,还为他们公社带来继续和日化工厂合作的好消息。
“好好好。”大队长喜不自胜,这笋干生意虽然不大,但却可持续。
有了这层联系,以后竹篮、竹篓、簸箕、蒸笼等等这些,是不是都可以想办法卖到省城去?
“你回来的正好,过两天有领导来检查,这次咱们公社可算是有了进步,肯定能得表扬和奖章,你那竹子对联雕刻好没?”
“差不多了。”
因为是姜榆写的字,所以楚宵尽力想要表现的完美些,慢工出细活,绝对不能让姜榆被人小瞧了。
他在办公室里慢慢雕刻,那些出了笋干的村民也陆陆续续来领钱,一家虽然只能领到两块多点,但这可都是家里吃不完的笋干,算是额外的惊喜收入。
而且大队长还说了,下个月日化工厂要的更多,还有蕨菜干和蘑菇什么的,只要质量没问题,楚宵都能给他们卖到城里去。
“这城里来的知青就是不一样,乔市的供销社也收笋干,但基本轮不到咱们公社,谁知这次竟然越过了乔市,卖去了省城,这可真是狠狠长了脸。”
冯艳听着与有荣焉:“妈,知青那么多,也就楚宵一个人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