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女儿要嫁人,他们都不在身边,非常心疼,只能尽所能的将布料、粮票,还有姜榆曾经绣过的四件套、嫁衣等寄过去当做嫁妆。
楚家,则是一半欢喜一半愁。
欢喜儿子终于懂了事,知道娶媳妇。
忧愁他们楚家到底对不起曾经结娃娃亲的姜家。
不过这是他们楚家的过错,不能怪到新儿媳身上,该给的还是要给。
如果在家里,必定三转一响少不了,如今他们也过不去安和乡,只能尽可能的补偿。
上海牌的手表、金镯子金项链金耳环、时兴的布拉吉、两千块现金……,贵重物品太多,不敢邮寄,只能托人带去南省。
姜榆收到的时候简直惊呆了,她猜测楚宵的家世应该不差,却不知道这么好。
而这,她未来婆婆还说委屈了她,等以后回城再补上。
东西是日化厂厂长何国良亲自送来的,顺便参加两人的婚宴。
当两人嫁妆和彩礼齐齐整整摆在婚房内,震惊整个安和乡公社。
他们还没见过如此豪横的彩礼,楚宵到底什么来头?
而且姜榆的陪嫁也不差,那一针针的刺绣,看着可不像是凡品,还有那些粮票,都够吃三年的了!
就知道只有他们两人般配!
冯斌听着村人的议论神色黯然,他至始至终都比不过楚宵,也配不上姜榆。
曾经的那些努力和争抢,如同笑话。
第90章 番外1:你就是退婚未婚夫?
77年10月12日,国家正式宣布恢复高考。
10月21日,南省省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消息。
12月10日,姜榆、程建辉和妇女主任的女儿肖晴、儿子肖杰一起踏入考场。
78年2月,姜榆收到京大的录取通知书,和楚宵一起带着女儿返程。
从70年4月下乡直到如今,姜榆和楚宵在安和乡整整生活了快八年时间,安和乡的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两人的女儿都已经开始上小学。
姜榆正式卸任酸笋厂厂长的职务,将担子交给邢思敏。
临行那一天,除了寥寥几人,大部分村人都来送别,好些人还红了眼眶。
“以后有时间,可一定要回来看看啊!”
姜榆牵着女儿挥手:“一定会的。”
说完她看向许红霞,几个知青当中,就属许红霞最不让她放心。
邢思敏头脑清晰,工作能力也强,和刘婶的儿子结了婚,婚姻生活也很美满。
黄妙妙虽说在冯家常有争吵,但黄妙妙非常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从不内耗。
只有许红霞。
当初他们谁都不看好许红霞和程建辉在一起,但她自己放不下,在拖了两年,程建辉实在看不到回城的希望之后,这才答应的和许红霞结婚。
姜榆甚至为了许红霞将来过得好,在高考政策没出来之前,就帮助程建辉一起复习。
可程建辉不知道是不相信她,还是能力不够,这次高考并没有考上。
尤其在肖晴和肖杰都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那脸色着实阴沉的可怕。
姜榆拍拍许红霞的肩膀:“现在高考政策出来了,知青回城的政策应该也很快下达,我们陵城见。”
许红霞依依不舍:“嗯,我爸妈说,我们回城的话,我妈的工作可以让给我,有我妈帮着带孩子,建辉也更有条件学习。”
姜榆觉得,虽然许红霞脑子简单,但至少许家伯父伯母是有能力的,就算程建辉心思多,有许家伯父伯母在一旁看着,许红霞的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就好。”
再次和众人挥手,姜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