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迁都之后的陪都北平,脱离了政治中心。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政坛上的尴尬人。

他们明白韩耿夫在暗度陈仓。但是这就是韩耿夫明晃晃的阳谋。人家有军队,不拉去打日本人,留在身边儿保存实力。但是那一挺挺机枪却能够威慑于他们。形势比人强,只能勉力为之。

比起热血上头地要韩耿夫留在北平。说什么守国门之类的话,最后还是拦不住韩耿夫的步伐。不如给前线的战士换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韩耿夫不是能够听得进劝谏的人。尤其听不进他们的劝谏。

他们是韩耿夫的政敌。而韩耿夫是一个唯我独尊的□□者。

他们更清楚。日本人打了进来,秉性如风雷的那些人恨不得上战场去和日本人打仗。但是那些胆小如鼠,贪生怕死的人却恨不得去舔日本人的鞋子。甚至他们的队伍里面,说不定就隐藏着这样恶心的毒蛇臭虫。

这样做,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冯振霖的这次胜利,的确是让国内民心大振。更多的爱国学生、青年前来东北一线进行抗日。也有一些北方军队,加入到了抗日的队伍当中来。

爱国商人捐赠物资,革命文人在□□的笼罩下写下振聋发聩的文字。

有人为了生命,为了富贵,向权贵和侵略者软了膝盖。有人却为了国家,为了风骨,放弃了家财,放弃了前途,放弃了生的机会。

芸芸众生,好似浮世画卷。而那些闪闪发光的灵魂,就如同星子一般,照亮了漫漫长夜,照亮了这个漆黑的时代。

就如狄更斯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第217章

冬日一役,打醒了国人的斗志。但是实际上,前线仍旧是输多赢少。人一日日地死,有日本人,也有华夏人。

但是还是华夏人死的多装备实在是太差,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专业士兵也不够,有好士兵多都是农民和学生。在此之前,对战场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日本人从山东和汉口登陆,进一步往华夏内部延伸。韩耿夫终于舍得给白雄起与冯振霖发放军饷了。但是也只是粮食弹药够。给的那些大洋压在手里,什么也做不成。日本人有英国造的迫击炮,但是他们却连机枪都不能坐到每个连都有。

这样的仗,能怎么打?

白雄起和冯振霖把大洋换成了汇票,想尽办法把汇票和消息送到了敌后自己人的手里。白雄起养的死士亲自将汇票和消息送到了前往英格兰的船上,同时又发送了密电过去。

用两种途径传递消息,防止出现意外。

或是信件流佚,或是电报信号中断。

这样重要的消息,双重方式发送,会更加保险。

金鹴华接到了消息之后,把汇票里的钱给兑成了英镑和美金。然后去联系熟人。

斯坦尔,霍布斯,都是欧陆上的大军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