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议会终于在众人或期待或不期待中召开了,一条条议案有条不紊地被不同的议员提了出来。其实没到第二轮会议上的总统选举,有不参与政治的议员是不大关心这些议案的。

不同势力和党派的议员都在尽全力争取他们提出的议案的通过,而他们的政敌在极力抨击他们的议案。

虽然这些议案都是写满了为了华夏,为了国家的议案条文,但是掩盖在这些文字之下的都是各派政治主张。不同的政治主张导致着不同的政治观点,这也是他们最初成为政敌的原因。

当然,现在他们的敌对已经不单纯是为了政治主张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站了不同的队伍之后,政治也就和利益相伴而行了。而推动这一些的动力,都是复杂的人心。

这些不同的议案都是针对着国家当前的不同问题而提出的,各有针对性。在坐的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的,对于这些议案的提出也没有任何疑惑。

其实他们在参加国民议会之前已经在心里推测了可能会出现的议案,他们设想的一些议案也的确是被各位议员提了出来。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今天的初次议会上,居然会出现这样的一个议案。

提出那个议案的是一位陈姓议员,在坐的众位都知道他,因为他是孔大总统的人。

只听这位陈议员道:“沪上自开埠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缺少白银矿产,而我们国家现在又没有统一的法币。唯一一次的试推行也夭折了,法币的过渡引发导致了通货膨胀,最终被停用。但是按照沪上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沪上流通的白银是不够支撑他的发展的。”

“胜华银行愿意为华夏军队捐献一批军火,获得银行券代发权。这种银行券只在沪上通行,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全国,成功了却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沙逊先生是一位热爱华夏文明的绅士,他会像扶桑的三井家族一样,和我们的国家一起发展他的产业。”

“我希望给予他这份权力,我们需要尝试。”他蛊惑地道:“而且,我们现在很缺军火。有免费的捐助,为什么不要呢?那可是丹麦和美利坚产的最新款的步/枪。咱们寻常想买也是没有路子的。”

第135章

那位陈姓议员的话说出来之后,整个议事大厅里面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无论是懂经济的还是不懂经济的议员,在陈姓议员说完了他的提议之后,都断定这个所谓的“银行券代发权”一定有着巨大的利益。

在坐的这些人都是精明的政客,都是见微知著之人。在这场华夏的国民议会之上,有人站出来诉说一位外国人的“请求”,这代表着什么不久十分明显了吗?

这代表着这位议员的提案完全是为了那个他背后的外国人提出来的。那位外国人必定也付出了巨大的利益。

而一看这位议员的身份之后,大家心里就更加明白了。

这位议员姓陈吗!

他姓陈,华夏的大总统也姓陈。那位外国人是和陈大总统的势力达成了合作,或者说是利益交换?

果不其然。

在那位陈姓议员说完之后,立刻有一些陈系的议员出来附和。而陈系的政敌也开始站出来反对。但是因为陈大总统的威势,一些中立派和骑墙派已经开始有些动摇了。

虽然说今年出来参加选举大总统的候选人有好几个,但是陈大总统还是十分有力的一位继任者。

除了年龄以外,他占据着最大的优势。

而在代表着曹三祥的那几位冀地议员表现出同意附和的意向之后,这些观望的人再心里已经决定站到陈系的那一边。

京中有大总统,外面有手里面握着军队的督军。这份支持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了。足以让他们下定决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