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想再和她说下去了,“妈,我这边还有事,挂了。”
韦玲还想说什么,但只听到哔哔的忙音。。。
……
方千羽在西部刚开始的三天也不适应,但这条件摆在这,不适应也得逼自己克服困难,慢慢适应。
这里信号还不怎么好,有时候压根没信号,网络并没有完全覆盖,信号时长时短的,她和另一个医院的女同事挤在一间民房。
家具简陋,只要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和两张椅子,幸好她和女同事都带了睡袋,这边的天气晚上有些寒凉,她睡在睡袋里还能保一下暖。
女同事叫阮玫,是内科的医生助理,比方千羽小一岁,长着一张瓜子脸,细眉丹凤眼。
刚开始一直埋怨这里的环境条件差,想换个房间,但村书记说这间房已是方圆十里能提供的最好的房子了,也确实是最好的了,至少是水泥地板,墙上也是粉刷过的白墙,连门窗都是涂了绿漆的,就是家具稍稍简陋了些。
只是她们去上卫生间特别不方便,就是比农村还农村的那种厕所,幸好是秋冬天,没有苍蝇。
洗澡也不方便,只能锁好门窗,在自己住的房子里洗澡,而且还要自己去简易的厨房烧水提来,阮玫差点哭了,她设想过来这可能环境会差一些,但没想过环境会差成这样,除了空气好点。。。。
第42章 西部的生活
方千羽虽然其始也不适应,但深知改变不了环境,便只有自己去适用环境了,把心态放平衡一点,也劝了一下阮玫,阮玫也只能强压下心里的反感,来逼迫自己。
每天早上很早就起来了,村里倒是有人给她们送汤面馒头什么的,这也是医疗团给村长沟通好的,医疗团的团长第一天把他们十几个人带着在几个村里走了一遍,让他们稍微熟悉一下。
第二天,就在贫困的村小学里开始设了义诊点,附近几个村庄的老人都被家里人搀扶上来,免费义诊,还开了些药品。
这个村子叫落凤村,有悠久深远的历史,只是因为山路蜿蜒崎岖,车子进不来,有些人能骑一些摩托车进来,离最近的镇上都要五十里的路程。
而就在方千羽他们在这义诊了三四天左右,村里又来了另一批人,说是几个学生来这支教的。
一天下午,方千羽在设立的义诊点,翻看着医书,边学边记录,刘老师跑来呼叫:“方医生,方医生,有个学生晕倒了,快!”
方千羽连忙放下手中的书本,带上听诊器,迅速的和老师急步的去了教室里,见到有一堆学生围绕着一个倒在地上的男孩子,有慌乱的,也有被惊吓的脸色惨白的,还有带着焦虑的……
而那个倒地的男孩子额头冒着冷汗,脸上青白交错,显然是疼痛难忍,全身萎缩着,还有一个背对着她的男子,正关心的为他擦去头上的冷汗和他下巴上粘上的呕吐物。